(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州:今江蘇省儀徵市。
- 文山:指文天祥,號文山。
- 大忠祠:爲紀念文天祥而建的祠堂。
- 家食:指在家鄉閒居。
- 拜平章:指文天祥曾擔任過右丞相(平章軍國重事)。
- 天柱:比喻能支撐大局的重要人物,這裏指文天祥。
- 江關:指沿江的關隘,這裏借指戰爭的前線。
- 炳:光明,顯著。
- 穹蒼:天空。
翻譯
想要挽留住西下的斜陽,讓它留下最後的餘暉,然而(文天祥)卻在故鄉閒居後出任右丞相。他如同支撐天地的支柱,有着雄偉的謀略,親身經歷了在沿江關隘的多場戰爭。他的精忠之心光明顯著,可昭日月,他的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他的文章和節義都堪稱完美,他的廟宇和英名將會萬古流芳。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真州的文山大忠祠前,表達對文天祥的敬仰和讚頌之作。詩的首聯通過「欲挽斜陽留晚照」的形象描繪,暗示了對文天祥力挽狂瀾的期望,以及他在家鄉閒居後仍挺身而出的擔當。頷聯則突出了文天祥的雄才大略和英勇戰鬥的精神,「手扶天柱」「身歷江關」形象地展現了他的重要地位和戰鬥經歷。頸聯進一步歌頌了文天祥的精忠和正氣,其光輝照耀日月,正氣充塞天地,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偉岸。尾聯總結了文天祥在文章和節義方面的雙重美好,強調了他的廟貌英聲將永遠流傳,萬古芬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宏大,情感真摯,充分表達了對文天祥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