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道中見隱者山居有感
曉發和陽城,飛輿度平陸。
遠眺翠微中,晴空鎖秋綠。
漸近見炊煙,乃知非空谷。
竹木翠交加,深藏數椽屋。
棟宇覆茅茨,周遭環樸蔌。
屋後插青峯,門前流碧玉。
懸檐掛薜蘿,隔籬栽苜蓿。
我來憩其下,幽徑何紓曲。
隱者無懷氏,胸次豈齷齪。
興來酌村醪,閒居友松竹。
力勤苦耕耘,薄田頻收熟。
力勤苦耕耘,薄田頻收熟。
農圃畢餘生,輸官堆芻粟。
場廩無多餘,自供聊亦足。
嗟我事軒冕,郎署慚微祿。
四牡即騑騑,半生空碌碌。
何以效涓埃,急須反初服。
長揖青雲客,躬耕南山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和陽城:地名,詩中出發的地點。
- 飛輿:飛奔的馬車。
- 度平陸:經過平地。
- 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山。
- 椽(chuán):放在檁上架着屋頂的木條。
- 茅茨:茅草蓋的屋頂。
- 樸蔌(sù):叢生的樹木。
- 醪(láo):濁酒。
- 芻粟:糧草。
- 場廩:打穀場上的穀倉。
- 軒冕:借指官位爵祿。
- 騑騑(fēi fēi):馬行走不止貌。
翻譯
清晨從和陽城出發,乘坐飛奔的馬車經過平地。遠遠眺望那青翠的山影中,晴朗的天空下秋意正濃,一片翠綠。漸漸靠近,看到了升起的炊煙,才知道這裏並非空寂的山谷。竹木青翠交錯,深處隱藏着幾間房屋。房屋的棟樑和屋頂覆蓋着茅草,周圍環繞着叢生的樹木。屋後聳立着青翠的山峯,門前流淌着碧綠的溪水。屋檐上懸掛着薜荔和女蘿,籬笆旁栽種着苜蓿。我來到這裏休息,幽靜的小路是那樣曲折。這裏的隱者就像無懷氏那樣,心胸怎會狹隘鄙陋呢。興致來了就斟上村裏的濁酒,閒居時與松竹爲友。勤奮努力地耕耘,貧瘠的田地也頻頻豐收。勤奮努力地耕耘,貧瘠的田地也能有好的收成。在農田勞作中度過餘生,收穫的糧食一部分上交給官府。打穀場上的穀倉裏沒有多少剩餘,但自己的供應也還算足夠。可嘆我在官場上追求功名,在郎署中慚愧自己只有微薄的俸祿。馬車不停地前行,我的大半生卻是空忙一場。如何能貢獻一點微小的力量呢,我迫切需要回歸初心,辭去官職。向達官貴人作揖告別,到南山腳下親身耕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和州道中隱者山居的景象以及隱者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隱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己官場生涯的反思。詩的開頭通過描寫出發的情景和沿途的景色,引出了隱者的山居。對山居的描寫細緻入微,展現了其幽靜、自然的特點。詩中對隱者的描寫,突出了其心胸開闊、閒適自在的生活態度。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詩人對自己官場生活的不滿,覺得自己忙碌半生卻無所成就,表達了對迴歸自然、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比手法,深刻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