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鵲

何處人工奪化工,描將雙鵲入梨楓。 羽毛成矣無今古,遠近看之有淡濃。 欲頡欲頏宜化印,從天從地不羈籠。 主人有喜君知否,都在無言頰舌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頡頏 (xié háng):原指鳥飛上飛下的樣子,這裡比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化印:這裡指畫中的鳥兒栩栩如生,倣彿要從畫中飛出。
  • 羈籠:束縛,限制。
  • 頰舌:這裡指畫中的鳥兒似乎在用它們的臉頰和舌頭傳遞信息,比喻畫作傳達了主人的喜悅之情。

繙譯

何処有人工巧奪天工之筆,將一對喜鵲畫入梨樹與楓葉之間。 它們的羽毛栩栩如生,不分古今,遠近觀看都能感受到深淺不同的色彩。 它們欲飛欲落,倣彿要從畫中躍出,無論是在天空中飛翔還是在地麪上自由行走,都不受任何束縛。 主人有喜事,你可知道?這一切都蘊含在畫中鳥兒無言的表情和動作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幅畫作的高超技藝和生動表現力。詩中,“人工奪化工”一句即表明了畫家的技藝之高,能夠以人工之筆達到自然之美的境界。後文通過對畫中喜鵲的描繪,展現了畫作的逼真和生動,以及畫家通過畫作傳達的喜悅之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畫作的贊美,也間接表達了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曏往。

歐陽建

歐陽建(一五○一—?)字參可,別號篁濱。新會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舉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授福建清流知縣。遷禮部郎中。有《鍾佳草》、《篁莊遺稿》。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歐陽建詩,以清咸豐三年刊本《篁莊遺稿》爲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