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弔古

洛陽城裏歌鐘起,北邙松風徒聒耳。 當年生死異炎涼,此時人鬼隨流水。 王侯陵墓盡皆空,一望童山夕照中。 傳語樵兒須愛惜,且留殘樹佇悲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邙(běi máng):山名,位於洛陽城北,古代許多王公貴族葬於此地。
  • 聒耳(guō ěr):形容聲音嘈雜刺耳。
  • 炎涼:比喻世態的冷暖變化。
  • 童山:光禿禿的山,沒有樹木。
  • 樵兒:樵夫,砍柴的人。

翻譯

洛陽城中歌聲鐘聲響起,北邙山的松風卻只是嘈雜刺耳。 當年生死之間世態炎涼,此時人與鬼魂都隨流水逝去。 王侯的陵墓全都空空如也,一眼望去,只有夕陽照耀下的光禿禿的山。 傳話給砍柴的人要珍惜,留下一些殘存的樹木,讓它們在悲風中佇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洛陽北邙山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北邙松風徒聒耳」與「王侯陵墓盡皆空」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繁華落盡、人生如夢的主題。結尾處呼籲樵夫珍惜殘存的樹木,寓意着對過往的哀悼和對未來的警示,體現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深刻關懷。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