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末公冬暖

· 劉基
總謂浮雲解作霖,豈期雲氣漫成陰。 何人奠璧頻瞻仰,有客悲歌嘆毒淫。 頊帝權移天曷定,神龍用亢海徒深。 掩身未服先賢訓,向日空懷寸草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作霖:化作甘霖,指帶來雨水。
  • 奠璧:古代祭祀時放置玉璧,此處指祭祀求雨。
  • 瞻仰:恭敬地看。
  • 毒淫:指連綿不斷的惡劣天氣。
  • 頊帝:古代神話中的帝王,掌管天氣。
  • 權移:權力轉移,此處指天氣變化無常。
  • 神龍用亢:神龍指掌管雨水的神,用亢指其行爲激烈或失常。
  • 海徒深:海指雨水,徒深指雨水過多。
  • 掩身:遮掩身體,此處指因天氣惡劣而閉門不出。
  • 未服先賢訓:未能遵循先賢的教誨。
  • 寸草心:比喻微小的心願或希望。

翻譯

人們總以爲浮雲能化作甘霖,哪知雲氣只是漫無邊際地形成陰霾。有人頻繁地祭祀求雨,擡頭仰望,有人悲歌嘆息這連綿不斷的惡劣天氣。頊帝的權力轉移,天意何以確定,神龍的行爲失常,雨水過多,海深無邊。因天氣惡劣而閉門不出,未能遵循先賢的教誨,空懷微小的心願,向着太陽卻無法實現。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天氣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現象的無奈和對先賢智慧的嚮往。詩中「總謂浮雲解作霖」與「豈期雲氣漫成陰」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誤解和現實的殘酷。後句通過祭祀、悲歌等具體場景,進一步抒發了人們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力。最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先賢智慧的敬仰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關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