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四首

· 劉溥
天有必還運,人無不報仇。 乘輿久蒙塵,吾屬得無羞。 江海有時盡,此恨何時休。 徒有犬馬心,孤身誰與謀。 有髮上衝冠,有淚懸河流。 安得倚天劍,爲君斬旄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復仇:報復仇恨。
  • 乘輿:古代指皇帝的車駕,這裏代指皇帝。
  • 蒙塵:指皇帝流亡在外,受到侮辱。
  • 吾屬:我們這些人。
  • 犬馬心:比喻忠誠的心。
  • 倚天劍:傳說中能倚天而立的劍,比喻極強的力量。
  • 旄頭:古代指揮旗,這裏指敵人或叛徒。

翻譯

天道有必然的報應,人沒有不報復仇恨的。 皇帝的車駕久已流亡在外,我們這些人難道不感到羞恥嗎? 江海終有盡頭,但這恨意何時能休止? 我只有一顆忠誠的心,但孤身一人,誰能與我共謀大計? 我的怒發直衝冠帽,我的淚水如懸河般流淌。 真希望能得到那傳說中的倚天劍,爲君王斬殺敵人的旗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於國家危難和個人無力感的深切憂慮。詩中,「天有必還運,人無不報仇」揭示了作者堅信正義必將得到伸張的信念,而「乘輿久蒙塵,吾屬得無羞」則體現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自身責任的認識。後文通過「犬馬心」、「倚天劍」等意象,抒發了作者的忠誠與渴望有力量的願望,展現了其堅定的報國之志和悲壯的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愛國情懷。

劉溥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醫得官。宣德初,以善醫授惠州局副使。後調太醫院吏目。博通經史,精天文律歷之學,亦善畫工詩,與晏鐸、王淮、湯胤績、蘇平、鄒亮、蔣忠等號“景泰十才子”,常被推爲盟主。有《草窗集》。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