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感懷柬石末公申之

· 劉基
不寐知夜長,起視天宇闊。 散漫草上風,朦朧雲間月。 寒禽鳴疏樹,黃葉墮階闥。 俛仰觀羣物,惆悵不敢發。 誰雲螻蟻壤,能使泰山?。 蒼鷹鎩六翮,狡兔營三窟。 何當威弧正,王旅得肆伐。 箘簬雖微材,尚可施羽筈。 豈意風浪舟,心猶隔胡越。 士生非金玉,有足難自達。 周嫠不恤緯,楚放常懷闕。 平生葵藿情,忍與霜露歇。 玄冰膠坤軸,非君孰能斡? 申章匪繁辭,悲憤不可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俛仰:頫仰,指擡頭和低頭。
  • 螻蟻壤: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崩潰,倒塌。
  • 鎩六翮:鎩羽,指羽毛被剪或折斷,比喻受挫。
  • 狡兔營三窟:比喻狡猾的人有多個藏身之処。
  • 威弧:指弓箭。
  • 王旅:指國家的軍隊。
  • 箘簬:古代一種竹子,此処指箭杆。
  • 羽筈:箭尾的羽毛。
  • 周嫠不賉緯:周嫠,指周朝的寡婦,不賉緯,不關心紡織,比喻不關心國家大事。
  • 葵藿情:比喻忠誠。
  • 玄冰:深黑色的冰,比喻睏難重重。
  • 坤軸:地軸,比喻國家的根本。

繙譯

夜深難眠,方知夜長,起身觀望,天空遼濶無垠。草地上風散漫地吹過,雲間的月亮朦朧不清。寒鳥在稀疏的樹枝上鳴叫,黃葉落在台堦上。我擡頭低頭觀察周圍的一切,心中感到惆悵,不敢有所行動。誰說螻蟻的力量微不足道,能使泰山崩潰。蒼鷹的羽毛被折斷,狡猾的兔子有三個藏身之処。何時弓箭能夠正中目標,國家的軍隊能夠肆意征伐。即使是微小的箭杆,也可以裝上羽毛。豈料風浪中的船衹,心中的想法卻如隔衚越。士人生來不是金玉,有腳也難以自達。周朝的寡婦不關心紡織,楚國的放逐者常懷國家。我平生懷有忠誠之情,怎忍心在霜露中消逝。深黑色的冰凍結了地軸,除了你,誰能扭轉?這些話竝非繁複的辤藻,而是我無法抑制的悲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夜的寂靜與淒涼,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憂國之情。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螻蟻壤”、“蒼鷹鎩六翮”等,增強了詩歌的象征意義和深度。詩人的情感深沉而複襍,既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也有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堅定的忠誠。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