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 · 送別

· 劉基
淡煙平楚,又送王孫去。花有淚,鶯無語。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 憶昔歡遊處。觸目成前古。良宵會,知何許。百杯桑落酒,三疊陽關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拼音

所属合集

#千秋歲

譯文

平野上淡淡的煙霧,又送貴族公子而去。花兒仍在哭泣,黃鶯寂然無語。芭蕉心縮卷不展,依依楊柳愁思千縷。今夜的雨,一定會化爲那相思樹,雙目所過間,都成前塵故事。不知何時能再相會?飲下百杯桑落酒,高唱三疊陽關句,情還未了,渡口邊的月已迷濛了江水。

注釋

平楚:即平林。 王孫:貴族公子。 相思樹:干令昇《搜神記·韓憑妻》載,戰國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罰韓憑築長城,不久,夫妻相繼自殺。康王怒,使二人墳墓相望。隔夜間,兩墳頭皆長出梓木,旬日間粗可合抱,根交錯,枝接雜宋人哀憐,稱其木爲相思樹。 前古:古代;往古。 漢·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良會:美好的聚會。三國魏·曹子建《洛神賦》:「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桑落酒:《水經·河水注》:「河東郡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搜工釀,采拒河流,釀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 三疊《陽關》:即《陽關曲》,以王右丞《送元二使安西》詩爲辭,送別時唱。 月明句:語本秦少游《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津諸,即津渡,渡口。

《千秋歲·淡煙平楚》爲明代詞人劉伯溫所著。此詞描寫了離別之苦,前歡不可再,後會亦無期,離別的苦楚放大到整個人生,整個今古。

賞析

此詞寫離別之苦。 上闋連用花、鶯、芭蕉、楊柳、雨、相思樹六種物事作渲染、襯託,以柳「絲」諧情「思」,幷引進凄婉的愛情傳説,表達雙方情誼之深,抒發不忍離別的感情。「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與「百杯桑落酒,三疊陽關句」兩聯警絶,把餞別時的景色場面與情感交融在一起。一、千、百、三等數量詞反復出現,旣表現出情緒的激烈,而又變化錯落,靈動自如。 下闋則將時間前拉後伸,見前歡不可再,後會亦無期,從而將這次離別的苦楚,放大到整箇人生,整箇今古。「百杯」句,即「勸君更進」之意,勸酒以表關切,「三疊」句,即吟詩或作詩以贈別。末尾二句言反復敍別,尙未盡達其情,月已出,潮亦生,船就要開走了。「月明潮上迷津渚」七字融敍事、寫景、抒情於一體,寄情於景,以景結篇,而又遙應開頭,頗爲巧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平楚:平林,平原上的樹林。
  • 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這裏指離別的朋友。
  • 桑落酒:一種美酒。
  • 三疊陽關句:指反覆吟唱的離別詩句,源自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 津渚:渡口的小洲。

翻譯

在淡淡的煙霧中,平原上的樹林依稀可見,我又一次送別了我的朋友。花朵似乎含着淚,黃鶯卻沉默無語。芭蕉的心只有一寸,而楊柳的枝條卻有千絲萬縷。今晚的雨,必定會化作滿懷的相思之情。

回憶起過去一起遊玩的地方,眼前的景象彷彿成了古代的遺蹟。美好的夜晚相聚,不知何時能再有。我們飲盡了百杯美酒,反覆吟唱着離別的詩句。情感還未了結,月光下,潮水已經漲上了渡口的小洲,讓人迷失了方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哀愁。通過「花有淚,鶯無語」等自然景象的擬人化,表達了離別時的沉重心情。詩中「芭蕉心一寸,楊柳絲千縷」巧妙運用對比,突出了相思之深。結尾的「月明潮上迷津渚」則增添了一種迷茫和不捨的氛圍,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