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壽節同諸寓臣拜於寶林教寺禮畢登槃翠軒分韻得稽字

· 劉基
宿雨霽初節,羣山綠如洗。 流霞絢琳宇,旭日射丹棨。 鳴鐘趨梵宮,焚香望天陛。 遙遙蜂蟻忱,惓惓葵藿禮。 萬年主壽長,百拜臣首稽。 竣事陟華軒,敦情屬芳醴。 太師祗園英,聰明實神啓。 諸公俱俊髦,文藻壓班禰。 肅雍周簠簋,古怪夏追蠡。 鹿鳴歌蘋蒿,魚麗詠魴鱧。 劍氣星有輝,珠光海無底。 嘉會非尋常,令德更豈弟。 澄心映空曠,滌慮俯清泚。 看竹風泠泠,折花露泥泥。 紆徐睇溟瀼,緬邈想淮濟。 巍巍世皇業,喬嶽深根柢。 螳螂亢齊斧,碎首堪立徯。 農郊卜甘歲,巳喜先抽薺。 層樓盼北極,祥光應周髀。 中山致曲檗,東吳來秫米。 宴酺定有期,玉釭浮盎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壽節:皇帝的生日。
  • 寶林教寺:寺廟名。
  • 槃翠軒:樓閣名。
  • 流霞:形容朝霞絢爛。
  • 丹棨:紅色的車簾。
  • 梵宮:佛教寺廟。
  • 天陛:天子的階梯,指皇宮。
  • 葵藿:向日葵和藿香,比喻忠誠。
  • 首稽:低頭致敬。
  • 芳醴:美酒。
  • 祗園:佛教中的一個地方,這裏指寺廟。
  • 俊髦:英俊有才華的人。
  • 班禰:指同輩中的佼佼者。
  • 簠簋:古代的禮器。
  • 追蠡:古代的一種樂器。
  • 蘋蒿:草本植物,這裏指宴會上的食物。
  • 魴鱧:魚類,這裏指宴會上的食物。
  • 澄心:淨化心靈。
  • 清泚:清澈。
  • 風泠泠:風聲清脆。
  • 露泥泥:露水溼潤。
  • 溟瀼:大海。
  • 淮濟:淮河和濟水。
  • 世皇業:帝王的功業。
  • 根柢:根基。
  • 螳螂亢齊斧:比喻不自量力。
  • 甘歲:豐收的年份。
  • 周髀:古代天文儀器。
  • 曲檗:釀酒的原料。
  • 秫米:糯米。
  • 玉釭:玉製的燈。
  • 盎醍:美酒。

翻譯

昨晚的雨停了,節日初晴,羣山綠得像是被洗過一樣。朝霞絢爛地照耀着寺廟,旭日照射在紅色的車簾上。我們敲響鐘聲,前往佛教寺廟,焚香向皇宮致敬。我們遠遠地表達着忠誠,像向日葵和藿香一樣。萬歲的皇帝長壽,我們百次低頭致敬。儀式結束後,我們登上華麗的樓閣,品嚐美酒。太師在寺廟中顯得英明,他的智慧似乎是神所啓示的。在場的各位都是英俊有才華的人,他們的文采超過了同輩中的佼佼者。我們莊嚴地使用古代的禮器,演奏古代的樂器。宴會上有蘋蒿和魴鱧等食物。劍光閃爍,明珠的光芒深不可測。這樣的聚會非同尋常,美德更是令人敬佩。我們淨化心靈,俯瞰清澈的景色。風吹過竹林,發出清脆的聲音,露水溼潤了花朵。我們遠眺大海,遙想淮河和濟水。帝王的功業如喬嶽般穩固。不自量力的行爲只會自取滅亡。農郊預兆着豐收的年份,我們已經高興地看到了薺菜的抽芽。我們仰望北極星,祥光似乎與周髀相呼應。中山送來了釀酒的原料,東吳帶來了糯米。宴會即將舉行,玉燈下將浮現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天壽節這一特殊日子,詩人與諸位寓臣在寶林教寺舉行儀式,隨後登樓賞景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宿雨霽初節,羣山綠如洗」,展現了節日的清新與喜慶。同時,通過對儀式和宴會的描述,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與敬仰,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詣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雅情懷。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