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壞牆園蔬盡壓帳然成詩

· 劉基
晚歲逼豺狼,漂搖去鄉土。 囊橐罄留儲,釜甑恆若窳。 開畦種蔬菜,撥借荷地主。 晨興率童稚,樹藝躬傴僂。 瓠實正累離,茄花亦爭吐。 魚肉方絕交,恃此當醢脯。 悲風吹江干,浩蕩十日雨。 幽泉涌陰竇,高墉坼脩堵。 蒼蔓壓泥沙,朱苞埋宿莽。 淒涼紫芝英,乃與朝菌腐。 數奇值時危,一飽不敢取。 天地有窮愁,每望貧家聚。 青苔滿頹牆,日暮空倚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囊橐(náng tuó):口袋,這裏指行李。
  • (qìng):盡,空。
  • 釜甑(fǔ zèng):古代的炊具。
  • (yǔ):破敗。
  • 樹藝:種植。
  • 傴僂(yǔ lǚ):彎腰。
  • 瓠實(hù shí):葫蘆的果實。
  • 醢脯(hǎi fǔ):肉醬和乾肉。
  • 江干:江邊。
  • 陰竇:陰暗的洞穴。
  • 脩堵(xiū dǔ):修補過的牆。
  • 宿莽:多年生草本植物。
  • 數奇(shù jī):命運不好。
  • 紫芝英:紫色的靈芝,象徵吉祥。
  • 朝菌:一種菌類,生命短暫。
  • 數奇:命運不佳。
  • 時危:時局危險。
  • 窮愁:極度的憂愁。

翻譯

晚年遭遇豺狼般的困境,無奈離開故鄉。 行李中已無餘糧,炊具也常破敗。 開闢田地種蔬菜,感謝地主的借地。 清晨帶着孩童,彎腰親自種植。 葫蘆果實累累,茄花也競相開放。 因無魚肉可食,只能依賴這些蔬菜作爲肉醬和乾肉。 悲風吹過江邊,連綿十日的雨。 幽深的泉水從陰暗的洞穴涌出,高牆裂開了修補過的部分。 青藤被泥沙壓着,紅色的花苞埋在草叢中。 淒涼的紫芝,竟與朝生暮死的菌類一同腐爛。 命運不佳,正值時局危險,連一頓飽飯都不敢奢望。 天地間充滿了無盡的憂愁,每次望向貧寒的家。 青苔覆蓋着倒塌的牆,日暮時分空自倚着柱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晚年生活的艱辛與無奈。詩中,劉基通過對比自己勤勞耕作的成果與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和對時局動盪的憂慮。詩的最後,通過對荒涼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絕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劉基在逆境中的堅韌與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