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 劉基
白雲山,紅葉樹,閱盡興亡、一似朝還暮。多事夕陽芳草渡,潮落潮生,還送人來去。 阮公途,楊子路,九折羊腸,曾把車輪誤。記得寒蕪嘶馬處,翠管銀箏,夜夜歌樓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閱盡:看盡,經歷。
  • 多事:多變,多事之秋。
  • 寒蕪:寒冷的荒地。
  • 嘶馬:馬嘶鳴。
  • 翠管銀箏:指精美的樂器,翠管指笛子,銀箏指古箏。

翻譯

白雲繚繞的山,紅葉點綴的樹,它們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更迭,彷彿朝朝暮暮都在眼前。夕陽下的芳草渡口多變故,潮水漲落,依舊送別着來來往往的人們。

阮籍的旅途,楊朱的道路,曲折如羊腸,曾讓車輪誤入歧途。記得在寒冷的荒地上,馬兒嘶鳴,夜晚的歌樓裏,精美的樂器奏響,夜夜直到天明。

賞析

這首作品以白雲山和紅葉樹爲背景,描繪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通過「閱盡興亡、一似朝還暮」表達了對歷史長河中無數興衰的感慨。詞中「多事夕陽芳草渡」與「潮落潮生,還送人來去」進一步以自然景象映射人世的無常和離別的頻繁。後文以阮籍和楊朱的旅途比喻人生的曲折,而「寒蕪嘶馬處」與「翠管銀箏,夜夜歌樓曙」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荒涼與孤獨,一邊是繁華與喧囂,展現了人生的複雜與多變。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凝練,情感豐富,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百態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