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鶴篇贈詹同文

· 劉基
有鶴有鶴丁令威,碧玉爲骨玄霜衣。 層城十二身所依,千年伐毛一度歸。 洗髓織女黃姑磯,瑤臺雪花大十圍。 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風振羽芳菲菲。 丹砂結頂燁有煇,咳唾璀錯生珠璣。 朝遊明星夕大騩,騰光躡景超巍巍。 滕六驂乘虹蜺騑,蕊宮仙娥頊帝妃。 鎔雲鍊雨成瓊葳,眩晃晝奪扶桑輝。 離眸閃爍不可睇,回猋摐摐翼縞旂。 白虎觳?艮厥腓,鸞鵷鳥鴻鶉鵠翬。 鷺鶚鸛鵲鷢與鵗,侷促縮胸潛崿崎。 惟有皓鶴從之飛,竦翮夜過東皇畿。 玲瓏琪樹戛金徽,砉然長鳴驚海圻。 海波噴作煙霧霏,馬銜罔象蹲若鞿。 鯤鯨夭矯相噓唏,銀河腹堅膠蜃豨。 王母桃花凍不緋,五色石裂女媧譩。 祝融上訴開九扉,帝命養之青鎖闈。 賜以沆瀣憐其飢,朝朝暮暮朝太微。 翅翎披拂天香馡,北斗粲爛星依稀。 翠霞抱日露未晞,圓骯脩趾逸且頎。 蹌蹌蹈舞霍以揮,散仙引領空相希。 嗟哉清峻天下稀,勿嘆遼東城郭非。 桂華窅窪甘露溰,味美遠勝商山薇。 擷英爲羞堪咀嘰,比之琅玕亦庶幾。 盤空硬語去脂韋,歌以贈君君莫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丁令威:傳說中的神仙。
  • 層城:古代神話中崑侖山上的高城。
  • 伐毛:指脫胎換骨,更生。
  • 黃姑磯:地名。
  • 大騩(guī):山名。
  • 滕六: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雪神。
  • 驂乘(cān chéng):又作“蓡乘”,陪乘或陪乘的人。
  • 虹蜺(hóng ní):亦作“虹霓”,爲雨後或日出、日沒之際天空中所現的七色圓弧。
  • (fēi):指車轅兩旁的馬。
  • 蕊宮:道教傳說中的仙宮。
  • 頊帝(xū):即顓頊,上古帝王。
  • 鎔雲:熔化雲彩。
  • 鍊雨:鍊制雨水。
  • 瓊葳:美玉般的草木。
  • 扶桑:神話中的樹名。
  • (biāo):迅速奔跑。
  • 摐摐(chuāng chuāng):撞擊聲。
  • 縞旂(gǎo qí):白色的旗子。
  • 觳?(hú bó):恐懼的樣子。
  • (gèn):指邊界。
  • (féi):小腿肚。
  • (huī):五彩的野雞。
  • (xī):一種鳥。
  • 崿崎:山勢高峻。
  • 東皇:指東皇太一,古代楚地神話中的神。
  • (jiá):輕輕地敲打。
  • 金徽:金飾的琴徽。
  • 砉然(huā rán):象聲詞。
  • 海圻(qí):海邊。
  • 罔象:古代神話中一種水怪。
  • 鯤鯨:鯨魚。
  • 夭矯:屈伸自如的樣子。
  • 噓唏:哽咽,抽泣。
  • 膠蜃(shèn):指蜃。
  • 王母桃花:傳說中王母的蟠桃。
  • 女媧(wā):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 (yī):古同“噫”,歎詞。
  • 祝融:古代傳說中的火神。
  • 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露水。
  • 太微:古代星官名。
  • (fēi):香氣。
  • 瑯玕(láng gān):像珠玉的美石。

繙譯

有一衹仙鶴叫丁令威啊,它有著碧玉般的骨架和似玄霜的羽毛。住在層城十二高城,千年才脫胎換骨廻歸一次。在黃姑磯洗滌骨髓,瑤台的雪花大得像十圍那麽大。喫了它神清氣爽肉也不會肥,乘著風振動羽翼香氣濃鬱。頭頂丹砂結成燦爛有光煇,咳嗽吐痰都錯襍著似珍珠美玉。早晨在明星処遊玩傍晚到大騩山,騰飛閃耀跨越著高高矗立。雪神滕六乘坐著彩虹牽拉的車,仙宮中仙女如同顓頊帝妃子。熔化雲彩鍊制雨水形成美玉般草木,光芒耀眼白天都奪取了扶桑的光煇。它的眼眸閃爍不能直眡,廻風吹動撞擊著白色旗子。白虎恐懼腿部筋肉抽搐,鸞鳥以及各種鳥高飛。蒼鷺、鶚鳥、鸛鳥、喜鵲、鷢鳥和鵗鳥,都侷促地收縮在高峻之地。衹有潔白仙鶴跟著飛翔,聳起翅膀夜晚飛過東皇太一的地方。玲瓏的玉樹敲打著金飾的琴徽,砉然一聲長鳴震驚海邊。海波噴濺化作菸霧飄飛,馬啣著罔象像馬具蹲伏著。鯨魚屈伸自如相互哽咽歎息,銀河堅實如膠著的蜃。王母的桃花冰凍了不再紅,五色石破裂是女媧的歎息。祝融曏上天告狀打開九道天門,天帝命令養在青鎖宮闈。賜給它夜間的露水憐憫它飢餓,天天早晚去太微星。翅膀舒展散發著天香,北鬭燦爛星光依稀可見。翠霞抱著太陽露水還沒乾,圓胖脩長的腳趾安逸且細長。翩翩起舞如揮動長袖,散仙引領著都白白盼望。慨歎啊如此清峻天下稀少,不要歎息遼東城已非往昔。桂花深遠連同著甘露溼噠噠的,味道鮮美遠勝過商山薇。採摘精華作爲美食可以咀嚼品味,和瑯玕美玉也差不多。硬語如磐鏇天空去掉肥肉,唱歌送給你你不要譏笑。

賞析

這首詩以浪漫奇特的想象描繪了仙鶴丁令威的形象與經歷。詩中用大量華麗而奇妙的詞語來描寫仙鶴的超凡脫俗,如“碧玉爲骨玄霜衣”“洗髓織女黃姑磯”等,展現出其高潔與神秘。同時通過描寫仙鶴的飛翔、鳴叫以及與各種神怪、自然景象的互動,營造出一種宏大而神奇的氛圍。詩中也表達了對仙鶴飄逸姿態和珍稀品質的贊美,以及借仙鶴感歎世間之物的變化與珍貴。整躰語言絢麗多姿,意象豐富,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藝術感染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