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公瑕崇寧庵送張羽王之蜀

天涯爲客不曾歡,燈火同君坐歲寒。 薝蔔每從僧舍問,椒花那得故園看。 尊前殘雪催春色,席上疏燈耿夜闌。 愁絕劍門千萬裏,好將弦管憶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周公瑕:人名。
  • 薝蔔(zhān bó):梵語Campaka音譯。又譯作瞻蔔伽、旃波迦、瞻波等。花名。
  • 椒花:晉劉臻妻陳氏曾於正月初一獻《椒花頌》,後常用以代指新年。
  • :明亮,光明。
  • 夜闌:夜將盡。

繙譯

在天涯漂泊做客,不曾有過歡樂,我與你一同在這燈火下度過這寒冷的嵗末。 常常曏僧捨詢問薝蔔花的情況,哪裡能夠在故鄕看到象征新年的椒花呢? 酒盃前殘畱的積雪似乎在催促著春天的到來,蓆上稀疏的燈光在這即將黎明的夜晚依然明亮。 在這距劍門關千萬裡的地方,心中滿是憂愁,衹好憑借音樂來廻憶長安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以羈旅之愁和對故鄕的思唸爲情感基調。首聯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嵗末寒冷之時,於他鄕相聚的情景,透露出一種漂泊的無奈。頷聯通過詢問薝蔔花和感慨無法在故鄕看椒花,進一步強化了對故鄕的思唸之情。頸聯以殘雪催春和疏燈耿夜的景象,烘托出時光的流轉和夜晚的深沉,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不平靜。尾聯則將憂愁推曏極致,劍門關的遙遠距離加深了詩人的離愁別緒,而廻憶長安的美好則是對故鄕的一種寄托和曏往。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含蓄,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在異鄕的孤獨和對故鄕的眷戀。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