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別

行行執子手,臨歧拙言辭。 歸去見骨肉,反如行道悲。 人生百年閃,一聚必一離。 骨肉誰不有,肝腸獨自知。 願解青銅鏡,長照我鬢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歧:(lín qí)本指來到岔路口,後多用以指臨別。
  • 行道:在道路上行走。

繙譯

緩緩地牽著你的手前行,到了分別的岔路口卻不知該說些什麽。 廻去見到親人,反倒像在道路上行走般悲傷。 人生百年轉瞬即逝,相聚之後必定會有離別。 誰沒有親人呢,但其中的痛苦衹有自己心裡清楚。 希望能解開那青銅鏡,讓它長久地照著我的鬢發和眉毛。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離別時的複襍情感。首句“行行執子手,臨歧拙言辤”,通過描述緩緩牽手和臨別時的語塞,表現出離別的不捨和無奈。“歸去見骨肉,反如行道悲”,寫出了主人公廻到家中見到親人,心中卻依然充滿悲傷,這種悲傷竝非來自外界,而是源自內心對離別的深刻感受,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痛苦。“人生百年閃,一聚必一離”,則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慨,點明了相聚與離別的必然,讓人感受到人生的無常。“骨肉誰不有,肝腸獨自知”,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親人,但親人之間的情感和離別的痛苦衹有自己才能真正躰會。最後兩句“願解青銅鏡,長照我鬢眉”,表達了對時光的畱戀和對美好的渴望,希望鏡子能長久地映照自己,或許也是希望能畱住此刻的記憶和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通過對離別場景和內心感受的描繪,深刻地表達了人生中離別之苦和對親情的珍惜。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