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春曲陳公載索和用韻

芳草春陰垂釣磯,寒城斜日閃朱旗。 燻人欲醉憐花氣,送客無情是柳絲。 畫楫迥隨蘭浦入,金尊還傍竹陰移。 江湖十載渾疏放,空愧青樓半額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嬉春:遊樂於春光之中。
  • 春陰:春季陰天的時候。
  • 垂釣磯(jī):釣魚時坐的石頭。
  • 寒城:寒天的城池。
  • 朱旗:紅色的旗幟。
  • :喜愛。
  • 畫楫(jí):船槳,這裏指代船。
  • 蘭浦:長滿蘭草的水濱。
  • 金尊:酒杯的美稱。

翻譯

在春陰時節的垂釣石邊,芳草青青。寒天的城池中,夕陽斜照,紅色的旗幟閃動着光芒。那讓人陶醉想要沉醉的,是惹人憐愛的花香;而送客時看似無情的,是那依依的柳絲。畫船緩緩地隨着長滿蘭草的水邊駛入,金色的酒杯也在竹陰下不斷地移動着。在江湖間漂泊了十年,我一直都很放縱不羈,如今只能慚愧地面對青樓中那彎彎的眉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感受。詩的前兩句通過「芳草」「春陰」「垂釣磯」「寒城」「斜日」「朱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既寧靜又富有生機的氛圍。「燻人欲醉憐花氣,送客無情是柳絲」兩句,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花香的迷人以及柳絲在送別時所帶來的那種看似無情卻有情的感受。「畫楫迥隨蘭浦入,金尊還傍竹陰移」則進一步描繪了船行水畔、人們飲酒作樂的場景。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在江湖漂泊十年後的疏放之感,以及對美好時光的些許遺憾和慚愧。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優美,將春日的美景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