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園雜詠十七首玉林

六朝跡蒼莽,長江流古今。 高臺自風月,不廢我登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莽:形容郊野景色迷茫或者無邊無際的樣子。
  • 高台:高的樓台。

繙譯

六朝的遺跡已變得迷茫不清,長江之水從古至今不停地流淌。 高台上自有清風明月爲伴,不會阻止我來此登臨賞景。

賞析

這首詩意境開濶,富有歷史的滄桑感。詩中提到六朝的遺跡蒼茫,讓人感受到歷史的變遷和嵗月的流逝,長江水的流淌則象征著時間的不斷前行,給人一種深沉的感慨。而詩人登上高台,麪對風月,躰現了他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和對歷史的思索。整首詩簡潔明快,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