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武林嚴印持子岸喬梓見招聞子將從山中特至羅文止乍病不赴予復以曹木上錢殷求繆湘芷三子邀向湖上不得往因寄

水國風煙樂亦奢,尊前青眼望還賒。 樓人十錦橋如帶,傍社雙飛燕隔花。 欲寄濤聲供几席,倍因天際想琵琶。 佳期聚散非容易,但報荷筒草雁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武林:杭州的別稱。
  • 喬梓(qiáo zǐ):喬木高,梓木低,比喻父位尊,子位下,因稱父子爲「喬梓」。
  •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器重。
  • (shē):遙遠。
  • 几席:幾和席,爲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翻譯

在杭州這個水鄉,風景優美,人們的生活也頗爲奢華,酒樽前那期待的眼神,望向遠處卻還難以實現。 站在樓上看,十錦橋如綵帶般美麗,靠近村社的地方,雙飛的燕子隔着花叢。 想要把那波濤的聲音寄來,擺在几案和坐席上,更因爲天邊的景色而想起琵琶之音。 美好的相聚和分離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只能告訴你們,我會帶着荷筒(一種盛酒的器具),欣賞着草雁霞(可能指的是一種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杭州的風光和詩人對相聚的期待與遺憾。詩的首聯通過描寫水國風煙的奢華和尊前青眼的望而未及,營造出一種略帶遺憾的氛圍。頷聯中「樓人十錦橋如帶,傍社雙飛燕隔花」,以生動的畫面展現了當地的美景,十錦橋如綵帶,雙飛燕隔花,富有詩意。頸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聲和美好音樂的嚮往,將濤聲與几席、天際與琵琶相聯繫,增添了藝術想象。尾聯則感慨相聚不易,只能以荷筒和美景聊以慰藉。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通過對景色和情感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的珍視。

黎遂球

明廣東番禺人,字美周。天啓七年舉人。再應會試不第。善詩、古文,工畫山水。崇禎中,陳子壯薦遂球爲經濟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應陳子壯薦,爲南明隆武朝,兵部職方司主事,提督廣東兵援贛州,城破殉難。諡忠憫。有《蓮鬚閣詩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