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歐公孫遊南雍兼寄其祖虞部公

江夏童年已拜郎,殿前扶侍有輝光。 冶城高會羣公在,白首山林引目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雍:明代稱設在南京的國子監。(「雍」讀音:yōng)
  • 冶城:本指春秋時吳國的冶鑄之地,這裏借指南京。

翻譯

歐公孫年少時在江夏就已被任命爲郎官,在殿前侍奉君王,光彩照人。在南京的國子監將會有一場盛大的集會,衆多的王公大臣都將參與。然而我已是白髮蒼蒼,只能在山林中遠望,心中滿是感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歐公孫早年輝煌和自己現狀的對比,表達了一種時光流逝、人生變化的感慨。詩的前兩句寫歐公孫年輕時的榮耀,「江夏童年已拜郎,殿前扶侍有輝光」,展現出他早年的順遂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後兩句「冶城高會羣公在,白首山林引目長」,則將筆觸轉向自己,描繪了自己白髮蒼蒼、身處山林的情景,與前兩句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