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六榕寺塔得微字

寶鐸搖青漢,金輪逼紫微。 衆香攢繡栱,九級敞瓊扉。 仙樂飄空下,天花雜雨飛。 萬形紛崒嵂,千仞轉高巍。 檻頫霆相激,櫺開月吐輝。 侵雲看樹小,入海見山稀。 側足應防險,觀心擬息機。 永言齊浩劫,更拂六銖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寶鐸(bǎo duó):掛於寶塔檐角的風鈴。
  • 青漢:天漢,高空。
  • 金輪:代指太陽,此指塔上裝飾如太陽般閃耀。
  • 紫微:星垣名,代指皇宮。
  • (cuán):聚攏。
  • 繡栱(gǒng):有彩繪的樑上短柱。
  • 九級:指塔的層數。
  • 瓊扉:玉飾的門扉。
  • 仙樂:仙界的音樂。
  • 天花:佛教語,指天上之花,此處形容塔上裝飾如天花般美麗。
  • 崒嵂(zú lǜ):高峻貌。
  • 檻頫(jiàn fǔ):欄杆俯臨。
  • (líng):窗戶或欄杆上雕有花紋的格子。
  • :宗教用語,指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然後再重新開始,此爲「浩劫」。
  • 六銖衣:佛教語,傳說佛之衣重六銖,言其輕而薄,後泛指佛衣。

翻譯

寶塔的風鈴在高空搖曳,金色的裝飾如太陽般逼近皇宮般的威嚴。 衆多的香氣聚攏在彩繪的樑上短柱間,九層的寶塔敞開着玉飾的門扉。 仙界的音樂從空中飄下,如天花般的裝飾在雨中飛舞。 萬物形態紛繁,高峻聳立,千仞之塔顯得更加高大巍峨。 欄杆俯臨,雷霆之聲相互激盪,格子窗戶打開,月亮灑下光輝。 登上高處,雲彩之下看到樹木變得渺小,進入大海視野中高山也變得稀少。 側身站立要防備危險,觀察自己的內心打算平息雜念。 永遠言說要與天地的大災難一同存在,再次拂動那如佛衣般的輕薄衣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登六榕寺塔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塔的外觀、裝飾、周圍環境以及作者內心感受的描寫,展現了塔的雄偉壯觀和佛教的神祕氛圍。

首聯通過「寶鐸」「金輪」等詞彙,表現了塔的高大和威嚴。頷聯和頸聯詳細描繪了塔內的香氣、裝飾以及從塔上俯瞰的景色,如「衆香攢繡栱」「天花雜雨飛」「萬形紛崒嵂」等,給人以豐富的視覺和嗅覺感受。尾聯則表達了作者想要超脫塵世、平息雜念的心境,以及對佛教教義的一種嚮往。

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用詞典雅,將自然風光與宗教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一種寧靜、莊嚴的美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