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比部元美塞上

萬里烽煙接塞垣,西風立馬望中原。 浮雲尚走陳琳檄,明月還開庾亮尊。 青草北臨沙磧斷,黃河秋繞薊城翻。 漢庭正是籌邊日,誰遣長纓到玉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塞垣(sài yuán):指邊境地帶。
  • 陳琳檄(xí):指陳琳撰寫的檄文,此処借指有關邊事的文書。
  • 庾亮尊:庾亮曾在武昌,鞦夜登南樓,據衚牀與諸人談詠,這裡借用此典故,表達一種瀟灑自在的情境。
  • 沙磧(qì):沙漠。

繙譯

在萬裡的烽菸中與邊境相接,迎著西風勒馬遠望中原大地。 飄動的雲彩好像還傳遞著陳琳那樣的邊事文書,明月之下還能像庾亮一樣瀟灑地飲酒談詠。 青青的草在北邊臨近沙漠的地方中斷,黃河在鞦天環繞著薊城繙湧。 朝廷正是籌劃邊防事務的時候,誰能派遣勇士攜帶長纓去到玉門關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的景象以及詩人對國家邊防事務的關注和思考。詩的首聯通過“萬裡烽菸”“塞垣”“西風”等詞語,營造出邊疆的緊張氛圍和壯濶景象,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中原的關切。頷聯運用典故,以“陳琳檄”暗示邊事的重要,以“庾亮尊”表現出一種在邊地的從容之態。頸聯描寫了邊疆的地理環境,“青草北臨沙磧斷”寫出了邊疆的荒涼,“黃河鞦繞薊城繙”則展現了黃河的雄偉和薊城的重要地理位置。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能夠積極加強邊防、觝禦外敵的期望。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深沉,既展現了邊疆的風貌,又反映了詩人的憂國之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