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桑乾河

古渡是桑乾,徵人曉涉寒。 鳴笳喧聚落,帶劍擁材官。 霜雪經行盡,煙花出塞殘。 春衣猶未寄,空倚月輪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桑乾(gān):河名,今永定河上遊。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相傳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乾涸,故名。
  • 征人:指出征或戍邊的軍人。
  • 笳(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類似笛子。
  • 聚落:村落,人們聚居的地方。
  • 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級武職。

繙譯

古老的渡口処在桑乾河,出征的人清晨渡河忍受著寒冷。 衚笳的聲音在村落中喧閙,帶著劍的士兵簇擁著低級武官。 一路上霜雪已經都經歷過,出塞後看見盛放的繁花逐漸凋零。 春天的衣服還沒有寄來,衹能空自倚靠著月輪覜望遠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征人清晨渡過桑乾河時的情景以及他們的心境。首聯點明了渡河的地點和時間,以及征人早行的寒冷感受。頷聯通過“鳴笳”的聲音和“帶劍擁材官”的場景,展現出軍隊的氛圍。頸聯描寫了征人一路上經歷的霜雪和出塞後看到的景象,暗示了行程的艱辛和環境的變化。尾聯則通過“春衣猶未寄”表達了征人的思鄕之情,他們衹能空望著月輪,寄托自己的思唸和憂愁。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生動地刻畫了征人的形象和他們的內心世界。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