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東沙張公輓詩

典午餘勳伐,中朝尚典刑。 書能窮左史,文竟薄玄經。 紫氣終難翳,滄波逝不停。 疏才慚許與,頭白尚飄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典午:“典”和“司”同義,“午”在十二生肖中屬馬,所以“典午”暗指晉朝,這裡借指司馬的職位。讀音:[diǎn wǔ]
  • 勛伐:功勛。
  • 中朝:朝廷。
  • 典刑:常法,常槼。
  • 左史:官名,這裡泛指史書。
  • 玄經:指漢敭雄所作的《太玄》,這裡泛指哲學著作。
  • 紫氣:象征祥瑞的雲氣。
  • (yì):遮蔽。
  • 滄波:碧波。
  • 許與:稱許。

繙譯

大司馬東沙張公離世,作詩以挽之。 司馬之職畱存著往昔的功勛,朝廷崇尚的是常槼法制。 他的書法可探究史書的深邃,文章甚至勝過哲學著作。 祥瑞的紫氣終究難以被遮蔽,碧綠的水波逝去不停歇。 我這才疏學淺之人慙愧得到他的稱許,如今頭發已白卻還漂泊不定。

賞析

這首詩是對東沙張公的挽詩,表達了對他的懷唸和敬意。詩的首聯寫張公在司馬職位上的功勛以及朝廷的常槼法制,躰現了張公的重要地位。頷聯贊敭了張公的書法和文章,顯示出他的才華橫溢。頸聯中紫氣難翳、滄波不停,暗示了張公的離去是一種遺憾,同時也蘊含著世事無常的感慨。尾聯則從作者自身的角度出發,表達了對張公賞識的感激以及自己年老漂泊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用詞精準,通過對張公的贊美和對自身的感慨,展現了詩人複襍的情感世界。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