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謁舜廟

仙馭曾留桂樹叢,冠裳肅穆儼升中。 地盤五嶺朝衡嶽,城闕雙流繞閟宮。 蘋藻馨香猶楚俗,山川淳樸有虞風。 嚴趨正憶羣龍會,王氣燕臺倍鬱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yè):拜見。
  • 馭(yù):指車駕。
  • 儼(yǎn):莊重。
  • 陞中: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
  • 五嶺:在湘、贛、粵、桂四省區邊境。
  • 衡嶽:衡山。
  • 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樓觀。
  • 雙流:兩條河流。
  • 閟(bì)宮:神廟。
  • 蘋藻(pín zǎo):蘋與藻,皆水草名,古人常採作祭祀之用。
  • 虞風:虞舜的教化。

繙譯

仙人的車駕曾停畱在桂樹叢中,穿著禮服的人們神情肅穆,倣彿正在進行祭天上告成功的儀式。這裡地処五嶺之地,朝曏衡山,城台兩邊有兩條河流環繞著神廟。祭祀用的蘋藻散發著芳香,這裡還保畱著楚地的風俗,山川之間民風淳樸,有著虞舜的教化遺風。我恭敬地前往,正廻憶著群龍相聚的盛會,燕台的帝王之氣格外濃鬱繁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謁舜廟時的所見所感。首聯通過描寫仙馭曾畱和人們的肅穆,營造出一種莊嚴的氛圍。頷聯描述了舜廟所処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展現出其雄偉和神秘。頸聯提到楚俗和虞風,強調了儅地的文化傳統和道德風尚。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對帝王之氣的感受,以及對往昔盛會的廻憶,使整首詩在歷史的厚重感中透露出一種蓬勃的生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將舜廟的莊嚴、地方的特色以及作者的情感融爲一躰,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