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梯:指高而陡的石級,這裏指登山的道路。(「丹」讀音:dān)
- 天柱:這裏指西樵山的山峯。
- 晴虹:晴天的彩虹。
- 金書:指珍貴的書籍或文書,這裏用以形容西樵山的神祕和珍貴。
- 石髓:傳說中仙人服食的東西,這裏指西樵山的奇妙物產。(「髓」讀音:suǐ)
- 尚平:指東漢的尚長(字子平),後以「尚平」爲子女嫁娶既畢,欲辭家事,求歸山林的典故。
- 負笈:揹着書箱,指求學。(「笈」讀音:jí)
- 琅玕:一種美玉,也指竹子。(「琅」讀音:láng,「玕」讀音:gān)
翻譯
是誰在雲路之上設置了登山的石級,登上之後,海上的諸多山峯都覺得低矮了。天柱峯外的殘雪還未消融,晴天的彩虹大多掛在竹林的西邊。珍貴的書籍整日被煙霞環繞守護,那奇妙的石髓不知在何年的澗谷中讓人迷失。寄語那些想要歸隱山林的人應該揹着書箱前來,這裏有成千的竹子等待着人們來此幽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樵山的壯麗景色和神祕氛圍。首聯通過「誰從雲路置丹梯,海上諸峯盡覺低」,展現了西樵山的高聳雄偉,給人一種登高遠眺,衆山皆小的感覺。頷聯「殘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掛竹林西」,進一步描寫了西樵山的具體景象,殘雪和晴虹的對比,增添了畫面的層次感和美感。頸聯「金書鎮日煙霞護,石髓何年澗谷迷」,則強調了西樵山的神祕和珍貴,讓人對其充滿了嚮往。尾聯「寄語尚平須負笈,琅玕千樹待幽棲」,運用典故,表達了對歸隱山林、追求寧靜生活的嚮往,同時也點明瞭西樵山是一個適合幽居的地方。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西樵山的景色與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