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昭萬竿煙雨圖爲劉仲恭題

洋州墨竹曾傳譜,東吳夏卿亦其伍。 常掃風枝及雨葉,世人往往傾貲取。 此幅離奇動萬竿,煙嵐滅沒蛟龍蟠。 碧鮮下拂彪池淺,翠葆陰生洞壑寒。 天籟刁騷忽然起,水意山情落棐幾。 窗前作賦戛金聲,林下揮觴助玄理。 煩襟俗狀借解紛,始知不可無此君。 寫真已足輕尺璧,何況溪邊十畝雲。 願君寶之勿輕擲,城南僦舍勝泉石。 藉苔瀹茗時展觀,洗予骯髒風塵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洋州:今陝西洋縣,北宋文同曾在此爲官,善畫竹。
  • 墨竹:用墨畫的竹子。
  • 傳譜:傳承畫竹的技法、風格。
  • 東吳:古地域名,這裏指夏仲昭所在的地方。
  • 夏卿:指夏仲昭,因曾爲官,故以「卿」稱之。
  • 其伍:其中的一員,指其也是畫竹名家。
  • 煙嵐(lán):山裏蒸騰起來的霧氣。
  • 滅沒:形容忽隱忽現。
  • 蛟龍蟠(pán):像蛟龍盤踞。
  • 碧鮮:形容竹子的青翠鮮潤。
  • 彪池:淺水池。
  • 翠葆(bǎo):指竹子如翠色的儀仗。
  • (lài):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
  • 刁騷:風聲。
  • 棐幾(fěi jǐ):用榧木做的幾桌。
  • 煩襟:煩悶的心懷。
  • 俗狀:世俗的情態。
  • 解紛:解除糾紛或煩悶。
  • 寫真:此指畫的逼真。
  • 尺璧:大塊的璧玉,喻珍貴之物。

翻譯

洋縣的文同畫墨竹曾傳下畫譜,東吳的夏仲昭也是畫竹名家之一。 他常常描繪風中的竹枝和雨中的竹葉,世人往往花費重金爭相獲取。 這幅圖中奇妙地展現出萬竿翠竹,煙霧繚繞中彷彿蛟龍盤踞。 青翠鮮潤的竹子向下輕拂着淺淺的水池,翠綠的竹枝像儀仗般生長,使山洞溝壑生出寒意。 忽然間風聲響起,水的意境和山的情趣落在了棐幾之上。 在窗前作賦時聲音清脆,在林下設宴飲酒有助於領悟深奧的道理。 煩悶的心懷和世俗的情態藉此得以解除,才知道不能沒有竹子。 這幅逼真的畫作足以輕視大塊的璧玉,更何況還有那如溪邊十畝白雲般的意境。 希望您能珍視這幅畫不要輕易丟棄,在城南租的房舍比清泉山石還要好。 靠着苔蘚泡茶時展開觀賞,能洗去我滿身的風塵俗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仲昭的《萬竿煙雨圖》,表達了對這幅畫作的讚美和對竹子的喜愛。詩中先提及文同的墨竹畫譜,以襯托夏仲昭的畫竹技藝,強調其畫作的珍貴和受歡迎程度。接着詳細描述了圖中的景象,萬竿翠竹在煙嵐中若隱若現,充滿生機與神祕。竹子的青翠鮮潤以及給人帶來的寒意,都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出來。詩中還提到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賦飲酒的情景,體現了竹子所帶來的高雅情趣和對人們心靈的慰藉。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這幅畫的珍視,認爲它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能讓人忘卻世俗的煩惱,洗去風塵之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畫作的描繪和對竹子的讚美,傳達了一種對自然、藝術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