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兵憲伯賢赴滇中

鳳起真從七洞天,又持旌節向南滇。 才名宣室方前席,籌策秦中未乏賢。 遠檄正迎金馬使,清詞不賦夜郎篇。 莫愁萬里浮雲隔,矯首扶桑是日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旌節(jīng 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爲憑信,後藉以泛指信符。這裏指奉命出使的憑證。
  • 宣室:古代宮殿名。借指帝王。
  • 籌策:謀劃。
  • 秦中:指陝西中部平原地區,古屬秦國,這裏泛指北方中原地區。
  • 遠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曉諭或聲討的文書。
  • 金馬使:指使者。
  • 夜郎:漢代西南地區古國名,這裏借指邊遠蠻荒之地。
  • 扶桑:神話中的樹木名,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常用來代指太陽升起的地方。

翻譯

鳳凰從那七洞天飛起,您又持着旌節奔赴南滇。 您的才華在帝王面前得到重視,北方中原地區也不缺少有謀略的賢才。 遠處的徵召文書正迎接着您這位使者,您的清麗詞句不會去書寫夜郎那樣偏遠蠻荒之地的篇章。 不要憂愁萬里浮雲的阻隔,擡頭遠望,那太陽升起的扶桑之處就是希望所在。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別胡兵憲伯賢前往滇中時所作。首句以「鳳起」象徵胡兵憲的非凡才能和遠大前程,「七洞天」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氛圍。頷聯讚揚了他的才華和能力,暗示朝廷對人才的重視和中原地區的人才濟濟。頸聯表明胡兵憲此次赴任是肩負着重要使命的,而他的文風清麗,不會被蠻荒之地的困境所影響。尾聯則是一種積極的鼓勵和展望,讓胡兵憲不要被距離所困擾,要看到希望和光明。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又充滿了對他的祝福和期望。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