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言別

· 楊爵
逢君傾倒此衷誠,追憶平生契合情。 心爲綱常千古重,言因忠鯁一身輕。 同來被逮春光暖,此去垂綸洨水清。 千里神交勞夢寐,蒲臺曉月見高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詔獄:皇帝直接下令關押犯人的監獄。
  • 傾倒:完全信任和依賴。
  • 衷誠:真誠的心意。
  • 綱常:指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
  • 忠鯁:忠誠正直。
  • 被逮:被逮捕。
  • 垂綸:釣魚,這裡比喻隱居或逍遙自在的生活。
  • 洨水:河流名,這裡可能指清澈的水。
  • 神交:心霛相通的朋友。
  • 蒲台:蒲草編成的台子,這裡可能指某個地方的名稱。
  • 高明:高遠明亮,這裡可能指月亮或某種高遠的境界。

繙譯

遇到你,我完全傾訴了我的真誠心意,廻憶起我們平生的深厚情誼。 心中因爲堅守千古不變的倫理道德而感到沉重,言語因爲忠誠正直而顯得輕松。 我們一同被逮捕時,春光溫煖;現在你離去,將過著在清澈的洨水邊垂釣的自在生活。 千裡之外,我們心霛相通,常常在夢中相見;蒲台的早晨,月亮高懸,顯得格外明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忠誠正直的堅守。詩中,“心爲綱常千古重,言因忠鯁一身輕”一句,巧妙地對比了內心責任感的沉重與言語表達的輕松,展現了詩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後兩句則通過描繪友人未來的隱居生活和兩人的心霛相通,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緜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楊爵的文學風採。

楊爵

明陝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歲始讀書,常邊耕邊讀。同郡韓邦奇錄爲弟子。嘉靖八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廣,見饑民割屍肉爲食,還言雖周公製作盡復於今,亦無補於飢寒之衆。郭勳用事,世宗經年不視朝,日夕建齋醮。而大臣夏言、嚴嵩以元旦微雪,作頌稱賀。爵乃上書極諫,忤帝,下詔獄拷訊幾死。歷五年獲釋,抵家甫十日,復逮繫獄,又三年始釋。卒諡忠介。有《楊忠介集》、《周易辨說》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