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柬程以道

· 楊慎
玄羌白狄起邊埃,翠眊朱綅選將才。 玉弩驚天連馬邑,金精埽旦過龍堆。 甘泉宮裏兜零舉,疏勒城邊汲綆摧。 射虎瞑中聞暗吼,落雕雲外墜清哀。 五千深入衝寒雪,十萬橫行殷霽雷。 楊柳先春旗葉展,芙蓉不夜劍花開。 錦車持節夫人至,貝帶韜弓驕子回。 逐北朝移行幕府,受降秋上古輪臺。 青樓月對庚方出,紫塞風從丑角耒。 擬縛名王歌杕杜,肯思中婦詠條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羌白狄: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翠眊硃綅:翠色的帽飾和紅色的絲帶,這裡指代將領的服飾。
  • 玉弩:玉制的弓,這裡指精良的武器。
  • 金精:金屬的精華,指精銳的軍隊。
  • 甘泉宮:古代宮殿名,這裡指朝廷。
  • 兜零:古代的一種軍事信號,指烽火。
  • 疏勒城:古代西域地名,這裡指邊疆。
  • 汲綆:汲水用的繩子,這裡指邊疆的艱苦生活。
  • 射虎:指勇士的英勇行爲。
  • 落雕:指射落雕鳥,比喻武藝高強。
  • 殷霽雷:雷聲,比喻戰爭的激烈。
  • 楊柳:春天的象征。
  • 芙蓉:指美麗的花朵,這裡比喻戰士的英勇。
  • 錦車:裝飾華麗的車輛。
  • 貝帶:用貝殼裝飾的帶子,指邊疆民族的服飾。
  • 驕子:指英勇的戰士。
  • 行幕府:指軍隊的指揮部。
  • 受降:接受敵人的投降。
  • 紫塞:指邊疆的關塞。
  • 醜角: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杕杜: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勝利的歌曲。
  • 條枚:細小的枝條,這裡指平凡的生活。

繙譯

邊疆的少數民族如玄羌白狄,掀起戰塵,而翠色的帽飾和紅色的絲帶則是選將的標志。精良的武器和精銳的軍隊在馬邑接連驚天動地,金色的軍隊如風掃過龍堆。在甘泉宮裡,烽火已經點燃,而在疏勒城邊,汲水的繩子也被摧燬。勇士們在暗中射虎,聽到暗吼聲,而射落雕鳥則在雲外墜落,帶來清哀。五千勇士深入雪地,十萬大軍橫行,雷聲震天。春天的楊柳展開旗葉,夜晚的芙蓉不夜劍花開。裝飾華麗的車輛上,持節夫人到來,而貝帶裝飾的弓箭手則驕傲地返廻。追逐敗北的敵人,朝曏行幕府移動,而在古輪台上接受投降。青樓之月對著庚方陞起,紫塞之風從醜角処吹來。打算束縛名王,歌頌勝利,而不思唸平凡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爭的壯烈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戰士們的英勇和邊疆的艱苦。詩中“玉弩驚天”、“金精壎旦”等詞句,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激烈和軍隊的威武。同時,通過對“楊柳”、“芙蓉”等自然景物的描繪,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曏往和對和平的渴望。整首詩氣勢磅礴,情感深沉,展現了詩人對邊疆戰士的敬仰和對國家安危的關切。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