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潯江李諫議冊封沈藩

金符玉軸新封國,珍重君恩使夕郎。 三晉關河開地紀,九重日月照天潢。 爭看漢節明春色,共羨宮袍帶御香。 歷覽民風堪獻納,隨軒草疏上虞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符玉軸:指皇帝的詔書,金符代表皇帝的命令,玉軸則是詔書的裝飾。
  • 珍重:重視,珍惜。
  • 夕郎:古代官名,此處指李諫議。
  • 三晉:指古代的晉國,後分爲韓、趙、魏三國,合稱三晉,這裏泛指山西一帶。
  • 關河:關隘和河流,指地理形勢。
  • 地紀:指國家的疆域。
  • 九重:指皇宮,也指皇帝。
  • 天潢:指皇族,也指天河。
  • 漢節:漢朝的使節,這裏指使者的儀仗。
  • 宮袍:宮廷中的官服。
  • 御香:皇帝賜予的香料,象徵尊貴。
  • 獻納:進獻意見或建議。
  • 隨軒:隨車,指隨行的車輛。
  • 草疏:草擬的奏疏,即上呈皇帝的文書。
  • 虞唐:指古代的虞舜和唐堯,比喻理想的政治時代。

翻譯

皇帝的詔書以金符玉軸裝飾,新的封國已經建立,這份君恩非常珍貴,李諫議作爲使者,受到重視。山西一帶的關隘和河流構成了國家的疆域,皇宮中的日月照耀着皇族。人們爭相觀看漢朝使節的儀仗,明媚的春色中,大家都羨慕那身宮廷官服上帶着皇帝賜予的香氣。通過歷覽民風,可以進獻意見,隨行的車輛上,草擬的奏疏將上呈給理想的政治時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諫議作爲使者前往新封國的場景,表達了對君恩的珍重和對使者使命的讚美。詩中通過「金符玉軸」、「漢節」、「宮袍帶御香」等意象,展現了使者的尊貴和使命的莊嚴。同時,通過對「三晉關河」、「九重日月」的描繪,展現了國家的遼闊和皇權的威嚴。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民風的關注和對理想政治的嚮往,體現了詩人的政治抱負和對國家的忠誠。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