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蔣侍御重陽後病起登豐山韻

司馬著書應病暍,起來徐步上高峯。 簾櫳近月低相映,洞壑歸雲遠更濃。 白日不懸車下景,青年那復鏡中容。 當筵喜有瓊瑤贈,何處山城杳暮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病暍(yē):因病而感到炎熱。
  • 簾櫳(lóng):窗簾和窗櫺,泛指門窗的簾子。
  • 洞壑(hè):深谷,山洞。
  • 瓊瑤: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或物品。

翻譯

司馬因病感到炎熱,病癒後緩緩起身,登上高峯。 窗簾與月亮低垂相映,山洞與雲霧遠去,卻更顯濃郁。 白日之下,車下的景色不再輕盈,青春年華也不復鏡中的容顏。 宴席上欣喜地收到美好的贈禮,但哪裏的山城已遠,暮鐘聲杳然難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病癒後的司馬登上高峯的情景,通過對比窗簾與月、洞壑與雲的遠近濃淡,表達了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詩中「白日不懸車下景,青年那復鏡中容」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境遇相結合,抒發了對逝去青春的懷念。結尾的「當筊喜有瓊瑤贈,何處山城杳暮鍾」則以宴席上的喜悅與山城的遙遠暮鍾作對比,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餘韻。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