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祝九山以戶部尚書郎爲德府長史

君愛身閒不厭貧,故辭華省作王臣。 東遊川嶽鄰蓬島,北望樓臺接紫宸。 欲訪碧桃丹桂客,偏多載酒問奇人。 浮生蹤跡元塵鞅,安得冥心一悟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贈祝九山:贈送給祝九山的詩。
  • 戶部尚書郎:古代官職,負責財政管理。
  • 德府長史:德府的行政長官。
  • 華省:指中央政府的高級官署。
  • 王臣:指在王府中任職的官員。
  • 川嶽:指山川。
  • 蓬島:傳說中的仙境,比喻遙遠或理想的地方。
  • 紫宸:帝王的宮殿,比喻朝廷。
  • 碧桃:傳說中的仙桃。
  • 丹桂:傳說中的仙樹,象徵高潔。
  • 載酒問奇人:帶着酒去尋訪有奇特才能或見解的人。
  • 浮生:指人生。
  • 塵鞅:塵世的束縛。
  • 冥心:深入思考,達到心無旁騖的境界。
  • 悟真:領悟真理。

翻譯

你喜愛清閒自在,不嫌貧窮,因此辭去了繁華的中央官職,成爲王府中的一員。向東遊歷山川,彷彿臨近仙境蓬島;向北望去,樓臺與帝王的宮殿相連。你想要尋訪那些擁有仙桃和丹桂的仙人,卻更多地帶着酒去尋找那些有奇特才能的人。人生如浮雲,本就受塵世束縛,如何能夠深入思考,一朝領悟真理呢?

賞析

這首詩是黃廷用贈給祝九山的,表達了對祝九山選擇清貧生活的讚賞和對他在王府中任職的祝願。詩中通過「東遊川嶽鄰蓬島」和「北望樓臺接紫宸」描繪了祝九山的遠大志向和高潔情懷。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人生真理的追求和對塵世束縛的反思,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真理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黃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號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歷司經局洗馬兼翰林侍講,以言官論,出爲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論罷歸。倭寇陷莆田,被俘,歷五月乃得歸。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