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遲朱章華太史書不至

· 黃淵
兀坐秋宵永,懷人何以忘。 尋常如此際,已自報佳章。 落葉霜沾背,啼烏月照腸。 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兀坐:獨自坐着。
  • 懷人:思念某人。
  • 尋常:平常,通常。
  • 此際:此時。
  • 報佳章:收到美好的書信。
  • 啼烏:烏鴉的叫聲。
  • 月照腸:月光照在內心,形容內心的孤寂和思念。
  • :書信。
  • 君鄉:你的家鄉。

翻譯

獨自坐在漫長的秋夜中,我怎能忘記心中所思念的人。 平常在這樣的時刻,我早已收到了你美好的書信。 落葉被霜覆蓋,烏鴉的啼叫聲在月光下回蕩,觸動我的心絃。 不知道前夜寄出的信,是否已經到達了你的家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中孤獨思念的情感。詩人通過「兀坐秋宵永」和「懷人何以忘」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詩中「落葉霜沾背,啼烏月照腸」以自然景象烘托內心的孤寂和期盼,增強了情感的表達。結尾的疑問「不知前夜信,可得到君鄉」更是加深了對遠方思念之人的掛念,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書信往來的期盼。

黃淵

黃淵,原名一淵,字積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貢生。幼穎悟,篤學能文。與同裏隱士藍嗣蘭、程鄉舉人李楩等爲莫逆交,日以詩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復陷,全粵震動,淵與鄉人於各隘口設關,晨啓暮閉,以稽行路,鄉里得以保全。曾踰嶺涉江,跨匡衡泰岱,聯絡志士。胸中不平之氣,皆託之於詩。其文奇肆鬱勃,爲明末嶺東諸家之冠。晚歲築樓亭於磐湖,抱節慾終老於此,人呼爲黃處士。以任俠抱奇,戇直無忌諱,後竟爲讎家所殺。民國《大埔縣誌》卷一九有傳。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