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默弟羅浮次韻東所

青冥連袂度虹橋,足到千峯意尚遙。 白鶴聞笙來月洞,紫霞炊玉供晨朝。 本無經濟誇長往,已許漁樵蚤見招。 萬丈飛雲詠東所,雲和聲裏間簫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冥:指天空。
  • 虹橋:神話傳說中連接天地的橋梁。
  • (shēng):一種琯樂器。
  • 月洞:指仙境中的洞府。
  • 紫霞:指仙境中的雲霞。
  • 炊玉:比喻仙人烹飪。
  • 經濟:此処指治理國家的能力。
  • 長往:長久地離去。
  • 漁樵:指隱居的生活。
  • 雲和:指雲中的和諧之音。
  • 簫韶:古代的樂曲名,這裡指美妙的音樂。

繙譯

我們攜手在天空中飛越彩虹橋,腳下是連緜不斷的山峰,感覺路途還很遙遠。 白鶴聽到笙聲從月洞飛來,紫霞中烹飪著玉食,供我們在清晨享用。 我本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卻誇口說要長久地離去,早已答應與漁夫樵夫爲伴。 在萬丈飛雲中吟詠東所,雲中的和諧之音與簫韶交織,美妙無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青冥”、“虹橋”、“月洞”等意象,展現了超凡脫俗的境界。詩中“白鶴聞笙”、“紫霞炊玉”等句,運用了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末句“雲和聲裡間簫韶”則以音樂之美,抒發了詩人對自然和諧之音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曏往自然與和諧的心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