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戌:古代用干支紀年,庚戌爲干支之一,這裏指具體的年份。
- 六鎮:指邊疆的六個軍事重鎮。
- 防秋:指秋季邊防,因爲秋季是遊牧民族南下侵擾的時節。
- 車騎:指騎兵。
- 總戎:指統帥軍隊的將領。
- 遊擊:指遊動作戰的部隊。
- 屯田策:指在邊疆地區實行屯田制度,以解決軍糧問題。
- 獻捷:指戰勝後向朝廷獻上戰利品。
- 奏凱歌:指戰勝後奏樂慶祝。
- 幕下:指將軍的帳幕之下,即軍中。
- 玉饌:指精美的食物。
- 羸卒:指瘦弱的士兵。
- 霜戈:指冰冷的武器。
- 遼軍:指遼地的軍隊。
- 田橫士:指田橫的門客,田橫是秦末漢初的人物,他的門客以忠誠著稱。
- 投醪:指將酒倒入河中與士兵共飲,比喻與士兵同甘共苦。
翻譯
在庚戌年的秋天,邊疆的六個軍事重鎮加強了秋季的防禦,騎兵和車馬頻繁往來。統帥軍隊的將領和他的遊動作戰部隊不斷穿梭。雖然軍隊已經集結,但尚未報告屯田的策略,戰勝後向朝廷獻上戰利品的報告也只是空洞的,奏樂慶祝的凱歌也顯得虛無。在將軍的帳幕下,精美的食物被供應,而邊疆的瘦弱士兵卻只能抱着冰冷的武器。遼地的軍隊難道不就像田橫的忠誠門客嗎?我們應該好好考慮如何與士兵同甘共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邊疆秋季防禦的緊張氛圍,通過對軍隊集結、屯田策略、戰勝慶祝等場景的描寫,展現了邊疆士兵的艱辛和將領的責任。詩中「幕下太官供玉饌,邊頭羸卒抱霜戈」一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士兵的艱苦和將領的奢華。結尾提到「遼軍豈異田橫士,好問投醪事若何」,則是對將領提出了與士兵同甘共苦的要求,體現了詩人對軍中不平等現象的批評和對士兵的同情。
彭年的其他作品
- 《 庚戌秋書事八首 》 —— [ 明 ] 彭年
- 《 庭前香櫞花日遇雨口占二首 》 —— [ 明 ] 彭年
- 《 庚戌秋書事八首 》 —— [ 明 ] 彭年
- 《 上元病居筱川存山玉田賓山攜酒妓過訪 》 —— [ 明 ] 彭年
- 《 庚戌秋书事八首 其七 》 —— [ 明 ] 彭年
- 《 庭前香櫞花日遇雨口占二首 》 —— [ 明 ] 彭年
- 《 豔情爲靈墟二首 》 —— [ 明 ] 彭年
- 《 次韻魯望於公瑕宅觀舞有贈 》 —— [ 明 ] 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