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化雨:比喻教育的影響力,如同滋潤萬物的雨水。
- 普天:整個天下。
- 瓊臺:指美好的地方,這裏比喻樂會這個地方。
- 文獻:指有歷史價值的圖書資料。
- 雕題:雕刻的圖案,這裏比喻精美的文化藝術。
- 樂會:地名,今屬海南省。
- 青襟子:指學子,因爲古代學子的衣服是青色的。
- 生黎、熟黎:指未開化的和已開化的黎族人。
翻譯
教育的影響力如同滋潤萬物的雨水,不分遠近地普及天下,樂會這個地方充滿了精美的文化和藝術。希望從樂會的學子們開始,能夠廣泛地教育和開化那些未開化和已開化的黎族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教育普及和文化傳承的期望。通過比喻「化雨」來形容教育的影響力,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詩中提到的「瓊臺文獻雜雕題」展現了樂會豐富的文化底蘊。最後,作者希望樂會的學子們能夠成爲傳播文化的使者,促進黎族人的教育和開化,體現了作者對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積極態度。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龐弼唐 》 —— [ 明 ] 湛若水
- 《 蕪湖 》 —— [ 明 ] 湛若水
- 《 雲谷左天泉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廣州貳守吳白灣赴部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韻姚澤山大巡羅浮八詠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延平太守沈君景明之任 》 —— [ 明 ] 湛若水
- 《 寄壽程生爵尊府容庵君七十 》 —— [ 明 ] 湛若水
- 《 過徐州謁閔祠三首示周生榮朱兼寄州守陸生時望掌教周生易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