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姚澤山大巡羅浮八詠朱明洞

小石橋居天小脩,藤蘿十丈綴懸旒。 玉玉割與蓬萊股,流落於今在海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韻腳的次序來和詩。
  • 姚澤山:人名,可能是詩人的友人或同僚。
  • 大巡:古代官職,負責巡視地方。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朱明洞:羅浮山中的一個洞穴,傳說中爲道教神仙朱明真人所居。
  • :此處意爲修繕、修整。
  • 懸旒:懸掛的旌旗,此處比喻藤蘿垂掛的樣子。
  • 玉玉:形容山石潔白如玉。
  • :分割,此處意爲山石被分割開來。
  • 蓬萊:神話中的仙山,常用來比喻仙境。
  • :大腿,此處比喻山的一部分。
  • 海陬:海邊,角落。

翻譯

小石橋似乎剛經過小小的修繕, 藤蘿垂掛十丈,如同懸掛的旌旗。 潔白如玉的山石彷彿被分割自蓬萊仙山的一部分, 如今流落在此,位於海邊的角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羅浮山朱明洞附近的景色,通過「小石橋」、「藤蘿」、「玉玉割與蓬萊股」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幽靜與神祕。詩中「玉玉割與蓬萊股」一句,巧妙地將山石與神話中的蓬萊仙山相聯繫,賦予了自然景物以仙境般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仙境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構思和豐富的想象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