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寺

攀躋杖策抗危岑,縹緲仙源未可尋。 剎自蕭樑傳異跡,門餘山水足清音。 瀑飛絕澗凌丹嶂,崖倚層霄俯碧潯。 試引定泉聊一酌,風波曾否定禪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攀躋(pān jī):攀登。
  • 危岑(wēi cén):高峻的山峯。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仙源: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指美好的風景。
  • 蕭梁:南朝梁武帝蕭衍建立的梁朝。
  • 異跡:奇異的事蹟。
  • 丹嶂(dān zhàng):紅色的山峯。
  • 層霄(céng xiāo):高空。
  • 碧潯(bì xún):綠水邊。
  • 定泉:穩定的泉水。

翻譯

攀登着拄着柺杖爬向高峻的山峯,那縹緲如仙境般的源頭難以尋覓。 這座寺廟從蕭梁時期就流傳下奇異的事蹟,寺門之外山水相伴,充滿了清脆悅耳的聲音。 瀑布飛瀉在深谷之上,穿越紅色的山嶂,懸崖倚靠在高空,俯瞰着碧綠的水邊。 試着引來穩定的泉水姑且喝上一口,那風波是否曾經動搖過參禪的心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飛來寺的壯麗景色和神祕氛圍。首聯通過「攀躋」「縹緲」等詞,表現出山峯的高峻和仙境般的氛圍,以及尋找仙源的不易。頷聯講述了寺廟的歷史悠久和其周邊山水的美妙。頸聯生動地描繪了瀑布飛瀉、懸崖高聳的壯觀景象。尾聯則在寫景的基礎上,引入了對禪心的思考,使詩的意境更加深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將自然景色與宗教氛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啓迪。

韓日纘

明廣東博羅人,字緒仲。萬曆三十五年進士,除檢討。累遷至禮部尚書。時宦官用權,人皆畏其兇焰,獨日纘坦然處之。後充經筵講官,得熹宗稱善。卒諡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