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歌

有美一人弄玉簫,揚蛾委睇金步搖。 袖攜神雨驚初下,佩拂明珠宛自嬌。 瑤草路迷愁月冷,石壇花發嘆春遙。 靈心欲借晨風翮,目極何時躡紫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弄玉簫:吹奏玉簫。弄,吹奏樂器。
  • 揚蛾:指揚起的眉毛。蛾,指蛾眉。
  • 委睇:溫柔地斜視。
  • 金步搖:一種首飾,走路時會搖動。
  • 神雨:神奇的雨,富有神祕色彩的雨。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瑤,yáo)
  • 石壇:石頭築成的高臺。
  • 靈心:聰慧的心靈。
  • 晨風翮(翮,hé):清晨大風的翅膀,喻指急速的風力。
  • 躡紫霄:登上天空,喻指達到高遠的境界。

翻譯

有一位美人在吹奏玉簫,蛾眉揚起,眼神溫柔,金步搖隨着身姿輕輕擺動。她的衣袖彷彿攜帶着神奇的雨,讓人驚歎,佩戴的明珠使她顯得嬌美動人。在尋找瑤草的路上,她因迷路而憂愁,月色清冷;站在石壇前,看着花兒開放,感嘆春天的遙遠。她希望憑藉清晨大風的力量,帶着聰慧的心靈,不知何時才能登上那高遠的天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美麗而神祕的女子形象。詩的前兩句通過對女子外貌和動作的描寫,展現了她的美麗和優雅。「袖攜神雨驚初下,佩拂明珠宛自嬌」這兩句進一步烘托出女子的神祕和嬌美。接下來的「瑤草路迷愁月冷,石壇花發嘆春遙」則通過描寫女子在尋找瑤草途中的憂愁和對春天的感嘆,增添了一種空靈的意境。最後兩句表達了女子渴望藉助晨風的力量,登上高遠天空的願望,體現了一種追求高遠境界的精神。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女子形象和情感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高遠理想的嚮往。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