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平:古地名,戰國時秦趙曾在此大戰。
- 那忍聞:怎麽忍心聽。
- 上黨:地名,戰國時韓國上黨地區,後引發秦趙之爭。
-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
- 武安君:指白起,秦國名將,因功封武安君。“頗”讀音“pō”,“黷”讀音“dú”
繙譯
行人指著這裡說那曾是秦軍作戰之地,往昔的淒涼之事讓人如何忍心去聽。上黨之地若是有廉頗那樣的將領,趙人卻錯誤地埋怨白起(武安君)。
賞析
這首詩以長平之戰爲背景,通過行人的指點,引發了對歷史往事的感慨。詩中表達了對那場慘烈戰爭的悲痛和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思考。首句通過行人的講述,點明地點和歷史事件,給人以沉重的歷史感。次句強調了往事的淒涼,讓人不忍聽聞,進一步渲染了戰爭的悲慘。後兩句則對戰爭的結果進行了反思,提出若有廉頗般的將領,或許歷史會有所不同,同時也指出了趙人錯怨白起的現象,反映了對歷史的一種無奈和惋惜之情。整首詩簡潔明快,意境蒼涼,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