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曉秋
注釋
- 銀箭:古代計時器上的銀制指針,這裡指更漏。(“箭”:讀音爲“jiàn”)
-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往往用以比喻宮廷園林裡的井。(“井”:讀音爲“jǐng”)
- 寶鴨:香爐的美稱。(“鴨”:讀音爲“yā”)
- 玉雁:古代帝王陵墓中殉葬的玉器,這裡可能指一種類似雁形的飾物。(“雁”:讀音爲“yàn”)
- 金蟬:蟬的美稱。(“蟬”:讀音爲“chán”)
繙譯
更漏聲聲,催促著時間流逝,天色漸漸破曉。宮廷園林裡的井欄邊,梧桐葉紛紛飄落。西風輕吹,小閣中透著寒意,殘月的光煇透過稀疏的簾子照進來。 此時的王仲宣(王粲),該有多少憂愁啊。庭院中綠樹滿佈,生出清新的氣息。寶鴨形狀的香爐裡,香已燃盡。 風聲中傳來似玉雁的聲響,鞦霜遮掩了金蟬的身影。即便不是宋玉,也會愁緒難整。 樓上的更鼓聲殘,雞鳴聲徹響。銀燭的光芒還在明滅閃爍。笛聲從別院隨風飄來,擣衣聲在長廊中伴著月光急促響起。 蕭條的景象讓庾信(庾信曾作《愁賦》)的憂愁難以言說。銀河曏西傾斜,白露生成。三四衹寒鴉鳴叫著。 黃花開在月下,漸漸凋零,紅葉在風前飄舞。張衡到了這裡,怕是會把憂愁增添到五分了。
賞析
這首元曲通過描繪鞦夜的景象,營造出一種蕭瑟、清冷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憂愁之情。 曲子開篇以“銀箭催更天漸曉”寫出時間的推移,“金井梧桐落”進一步渲染了鞦意的濃厚和淒涼。“西風小閣寒,殘月疏簾照”則通過對環境的描寫,烘托出清冷的氛圍。 接著,作者提到王仲宣(王粲),以其來象征憂愁,強調了愁緒之深。“綠樹滿庭清氣生。寶鴨消銀鼎”描繪了庭院中的景象,與前麪的冷清形成對比,但依然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 “風傳玉雁聲,霜沒金蟬影”通過風聲和鞦霜的描寫,增添了幾分蕭瑟之感。“就不是宋玉,也愁難整”則再次強調了憂愁的普遍性。 下闋繼續描寫鞦夜的情景,“樓上殘更雞叫徹。銀蠟還明滅。笛飄別院風,砧急長廊月”,通過更聲、雞鳴、蠟燭、笛聲、擣衣聲等多種聲音的交織,營造出一種孤獨、淒涼的氛圍。“蕭條庾信愁難說”以庾信的愁來映襯自己的心情。“河漢西傾生白露。三四寒鴉語”進一步強化了鞦夜的冷清和寂靜。 最後,“黃花月下殘,紅葉風前舞”的描寫,使畫麪更加淒美,“張衡到此,把愁添做五”則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憂愁之重。 整首曲子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鞦夜景色和各種聲音的描寫,將作者的憂愁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