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御史淵還京次留別韻

· 韓雍
手持玉斧靖三邊,人頌清名繼四賢。 戀闕久知心捧日,封章幾見力迴天。 雲開廬嶽迎歸旆,水滿鄱湖送去船。 萬里同來不同往,江亭綠酒興悽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斧: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象徵權威或征戰。
  • 靖三邊:指平定邊境的戰亂。「靖」意爲使秩序安定,「三邊」泛指邊境地區。
  • 戀闕:留戀朝廷。
  • 捧日:表示對君主的忠心。
  • 封章:臣子向皇帝呈交的奏章。
  • 迴天:比喻力量大,能扭轉很難挽回的局面。
  • 廬嶽:廬山。
  • (pèi):旗幟的通稱。
  • 鄱湖:鄱陽湖。

翻譯

御史胡淵手持象徵權威的玉斧去平定邊境,人們傳頌着他的清廉名聲,他可與四位賢臣相媲美。他對朝廷的留戀許久以來衆所周知,他呈交的奏章中也多次展現出試圖力挽狂瀾的決心。雲霧散開,廬山迎接他歸來的旗幟;鄱陽湖水漲滿,送他離去的船隻在水中航行。我們一同從萬里之外而來,卻不能一同回去,在江亭飲着綠酒,心中滿是淒涼之感。

賞析

這首詩是韓雍爲送別胡御史淵還京而作,表達了對胡淵的讚美和離別時的不捨之情。詩的首聯稱讚胡淵的功績和清名,頷聯則突出了他對朝廷的忠心和在政事上的努力。頸聯通過描寫廬山的雲開和鄱陽湖的水滿,爲送別增添了壯闊的景象。尾聯表達了作者與胡淵同來卻不同往的傷感,以及在江亭餞別時的悽然心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開闊,用典恰當,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既體現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也反映了詩人對世事的感慨。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