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溽暑(rù shǔ):指夏天潮溼而悶熱的氣候。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闌:同「欄」,欄杆。
- 長嘯: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抒發感情。
翻譯
那聳立在西江之上的樓閣若隱若現,樓閣的十二道欄杆環繞四周。這裏常常沒有夏天的悶熱,只有清爽的寒意。 閒暇之時獨自伴着水雲而坐,撮口發出一聲長嘯,頓感天地變得寬廣無比。 廬山的煙霧散去,明亮的陽光返照而來,宮亭湖的風平靜下來,使洶涌的波浪也停息了。 我雖無大才,卻肩負着百姓的期望,所以不能盡情留戀這整日的歡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江第一樓的美景以及詩人的心境。詩的前兩句通過「縹緲」一詞,寫出了江樓的若隱若現,以及其獨特的氣候,沒有溽暑,只有清寒,給人一種清新之感。「閒來獨伴水雲坐,長嘯一聲天地寬」,表現出詩人的閒適與灑脫,通過「長嘯」這一動作,傳達出一種豁達的心境和廣闊的胸懷。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廬嶽的煙消雲散和宮亭湖的風平浪靜,以景襯情,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平靜。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的責任感,儘管享受着美景帶來的歡樂,但心中仍牽掛着百姓,體現了詩人的家國情懷。整首詩情景交融,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深遠,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又有對人生責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