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詠效晚唐體和鄧玄度給諫秋柳

平湖一望水連天,弱帶愁腸暗自牽。 飯煮雕胡無可進,席分蒲莞竟難眠。 沉雲似墨情俱黯,逐浪如鷗勢不前。 聞道沈郎曾寄詠,近來腰瘦付誰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雕衚:菰米。菰(gū)。
  • 蒲莞:蒲草和莞草。莞(guān)。
  • :昏黑,隂暗。

繙譯

平靜的湖水一眼望去與天相連,我心中帶著憂愁,如柳絲般暗暗地被牽動。煮著菰米卻沒什麽可喫的,坐在蒲草和莞草編的蓆子上竟然難以入眠。 隂沉的雲像墨一樣,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黯淡,柳枝隨風擺動如海鷗起伏,卻似乎難以前進。 聽說沈郎曾經寫過吟詠鞦柳的詩,而近來我因憂愁而消瘦,又有誰來憐惜呢。

賞析

這首詩以鞦柳爲喻,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憂愁。首聯通過描寫平湖連天的景象,引出詩人的愁腸。頷聯中“飯煮雕衚無可進,蓆分蒲莞竟難眠”,從生活細節入手,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愁苦心境。頸聯將沉雲比作墨,形象地表現出心情的沉重,而鞦柳逐浪如鷗卻勢不前,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睏境。尾聯則借沈郎曾寄詠鞦柳之事,表達自己的憂愁無人憐惜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悲涼,情感真摯,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鞦天的蕭瑟和詩人的愁苦之情。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