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篇謝袁觀察聚霞公

平生有隱意,未對時人說。 閒居什襲藏,愁來翻自悅。 心似殘星明,氣向浮雲決。 一日始覯公,冰霜當面結。 爽氣襲人懷,蕭蕭拂毛髮。 我言久困頹,欲去尋煙月。 江山我主人,耕鋤我故業。 但採商山芝,不問漢廷節。 公言勿遽然,且觀隱見轍。 渭水舊鷹揚,張良推漢傑。 世事尚可爲,豈必耽巖穴。 予有一劍良,雲是風胡挈。 往常佩之從,東南營楚粵。 播地幸已平,苗溪同震燁。 今日把似君,迅掃風雲裂。 虔刀昔授祥,彼此相轢軼。 君當善自珍,可以企前哲。 我聞敬受之,意欣轉畏懾。 佛氏紹覺宗,傳衣即傳法。 吾儒重契盟,縞帶中情竭。 似此神物投,何以繼洪烈。 千金尚可酬,壯志難消歇。 鬱懷且爲開,懦情倏已撤。 況奉干莫奇,昆玉堅可切。 遂轉固陋心,期以供磨涅。 丈夫際艱難,剩此一腔血。 向來未報恩,感激中腸熱。 潛見信有時,精光詎可滅。 華陰赤土宜,拂拭敢自輟。 願言佩之隨,出入防折缺。 異時風雨吟,雙龍忍輕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什襲:把物品一層又一層地包裹起來,形容極其珍重地收藏。(「什」讀音爲「shí」)
  • (gòu):遇見。
  • 商山芝:秦末漢初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裏季、夏黃公四位著名學者避秦亂而隱居商山,採芝而食,時人稱之爲「商山四皓」。後以「商山芝」指隱居所食之芝,亦泛指隱居的生活。
  • 漢廷節:指在漢朝朝廷爲官,堅守節操。
  • 鷹揚:威武的樣子。
  • 風胡:傳說春秋時越國有個叫風胡子的人,善於鑑別寶劍。
  • (qiè):攜帶。
  • 震燁:光華輝煌的樣子。
  • 轢軼(lì yì):超過。
  • 縞帶:白色的絹帶,常用以喻白色的雲氣或江水等,這裏指情誼深厚。
  • 幹莫:古代名劍干將、莫邪的並稱。
  • 折缺:損壞,殘缺。

翻譯

我一生都有隱居的想法,沒有對當時的人說過。平常把它仔細地收藏起來,憂愁時拿出來反而會讓自己高興些。我的心像殘星一樣明亮,氣概像浮雲一樣決絕。有一天才見到您,感覺冰霜在面前凝結。您的清爽之氣侵襲着人的心懷,微風吹拂着毛髮。我說自己長久困頓頹喪,想要去尋找閒適的生活。江山是我的主人,耕種是我的舊業。只想採摘商山的靈芝,不追求在漢朝朝廷爲官的節操。您說不要這麼匆忙,且看看隱退和出仕的變化。渭水邊曾有威武之人,張良是推舉的漢代傑出人物。世事尚且有可爲之處,何必一定要沉迷在山林洞穴之中呢。我有一把好劍,說是風胡子所攜帶的那種。以前常常佩戴着它,在東南一帶徵戰楚粵地區。那地方有幸已經平定,苗溪一帶同樣光輝燦爛。今天把這劍獻給您,希望它能迅速掃除風雲,劈開天地。虔誠的寶刀曾經帶來吉祥,彼此相互超越。您應當好好地珍惜它,可以以此期望成爲前代的賢哲。我聽了恭敬地接受您的建議,心情欣喜轉而又有些畏懼。佛教傳承覺宗,傳授袈裟也就是傳授佛法。我們儒家重視結盟之約,白色的絹帶代表着心中情誼的竭盡。像這樣神物的投贈,用什麼來繼承偉大的功業呢?千金尚且可以酬謝,壯志卻難以停歇。鬱悶的心懷暫且被打開,懦弱的情感很快就被撤去。況且尊奉着干將莫邪這樣的奇特寶劍,崑崙山的美玉也堅定可切。於是改變了自己固陋的心思,期望能夠用來經受磨鍊。大丈夫處於艱難之時,只剩下這一腔熱血。向來沒有報答恩情,心中感激而熾熱。潛藏和顯現相信是有一定時機的,精華的光芒怎麼可以熄滅呢。華陰的赤土是適宜的,擦拭它怎敢自己停止呢。希望能佩戴着它跟隨您,進進出出防止損壞殘缺。異日在風雨中吟詩,即使是雙龍也不忍心輕易分別。

賞析

這首詩以自述隱居之念開篇,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然而,袁聚霞公的一番話讓詩人重新思考人生的選擇,指出世事尚有可爲,不必一味隱居。詩中還提到了自己的寶劍,賦予其特殊的意義,希望它能爲袁公所用,成就一番事業。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又展現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壯志豪情。詩中運用了諸多典故,如商山芝、渭水鷹揚、張良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同時,通過對寶劍的描寫,烘托出一種英勇無畏的氣勢。語言上,詩句流暢自然,富有表現力,將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生動地展現出來。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