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

月出如金盤,遙遙對城闕。 照下千仞溪,波光隨滅沒。 幽人抱長想,感此嘆玄發。 三五喜正圓,二八旋又缺。 如何共照人,使我容華歇。 涉江採芙蓉,登山拾薇蕨。 落葉委霜文,天長靡可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城闕(chéng què):指城樓,宮闕。
  • (rèn):古代長度單位。
  • 幽人:指幽居的人,隱士。
  • 玄發:黑髮。
  • 三五:農曆十五。
  • 二八:農曆十六。
  • 容華:容貌,容顏。
  • 薇蕨(wēi jué):薇和蕨。嫩葉皆可作蔬,爲貧苦者所常食。

翻譯

月亮出來如同金色的盤子,遠遠地對着城樓宮闕。月光灑下,照在千仞深的溪流上,波光隨之閃現又消失。隱士懷着悠長的思緒,感慨於此嘆息自己的黑髮已變。十五的月亮喜歡正圓的時候,十六過後它又漸漸缺了。爲什麼月亮同樣照着人,卻讓我的容顏漸漸衰老呢。我想涉過江水去採芙蓉,登上高山去摘薇蕨。落葉堆積猶如霜後的紋理,天地廣闊沒有盡頭難以逾越。

賞析

這首詩以月爲引,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的開頭通過對月出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宏大而幽美的意境。「照下千仞溪,波光隨滅沒」進一步描繪了月光下溪流的波光粼粼,增添了畫面的動感。接着,詩人以「幽人抱長想,感此嘆玄發」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幽思和對歲月的嘆息。「三五喜正圓,二八旋又缺」則用月亮的圓缺變化象徵人生的無常。最後的「涉江採芙蓉,登山拾薇蕨。落葉委霜文,天長靡可越」,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嚮往和對人生困境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