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同年關德甫吳用潛成進士
盛世重作人,新槱收棫樸。
渭水起釣綸,傅巖識板築。
之子富芳華,因風扇流馥。
劍開幹莫函,卞剖荊山玉。
遇合信非常,周澤亦已握。
何以企先猷,小心懷肅穆。
何以風在位,敦素務寡慾。
夙夜贊聖明,庶不負所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槱(yǒu):堆積木材以備燃燒。
- 棫樸(yù pǔ):白桵(ruí)和枹(bāo)木,《詩經·大雅》中有《棫樸》篇,讚美周王能培育人才。
- 綸(lún):釣魚用的線。
- 傅巖:地名,傳說傅說曾在這裏版築(築牆)爲生,後被商王武丁起用爲相。
- 板築:築牆的工具,這裏指版築這項工作,泛指土木營造之事。
- 幹莫:古代的寶劍名,也作「干將」「莫邪」。
- 函:這裏指劍鞘。
- 卞:春秋時楚國人卞和,他發現了一塊璞玉,先後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都被認爲是欺詐而被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後,卞和抱着璞玉在荊山下痛哭,文王派人詢問,卞和說自己不是爲被砍去雙腳而哭,而是因爲寶玉被當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作欺君之徒。文王於是命人剖開璞玉,果然得到一塊美玉,後經雕琢成和氏璧。
- 猷(yóu):計劃、謀略。
翻譯
在這個繁榮昌盛的時代,重視培育人才,就像堆積木材燒火一樣廣泛地聚集和培養人才。在渭水之畔,姜太公垂釣,等待施展才華的時機;在傅巖之地,傅說從事版築之工,最終被賞識。這位年輕人富有美好的才華,憑藉着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像風一樣傳播着美好的聲譽。他的劍拔出劍鞘,如干將莫邪般鋒利;他的品德如卞和所獻的荊山之玉般純淨美好。他得到了難得的機遇,也已經獲得了帝王的恩澤。怎樣才能繼承前人的謀略和智慧呢?應當懷着虔誠敬畏之心,小心謹慎。怎樣才能影響在位的人呢?應當提倡樸素,減少慾望。日夜輔佐聖明的君主,希望不辜負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才能。
賞析
這首詩以盛世培育人才爲背景,通過引用姜太公、傅說、干將莫邪、卞和等歷史人物和典故,讚揚了關德甫、吳用潛二人的才華和品德,同時也表達了對他們的期望。詩中強調了要以敬畏之心繼承前人的智慧,以樸素寡慾的作風影響在位者,最終爲聖明的君主效力,體現了作者對人才的重視和對國家繁榮的期望。整首詩用典恰當,語言古樸,意境深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