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紹和
美人遺我一束書,雲是平生寄興餘。字字錯落靈蛇珠,琅玕照射色不渝。
葳蕤鸞翮卷龍鬚,晴天吐出紅氍毹。微風盪漾錦雲敷,讀之發竦骨欲蘇。
恍若對我於冰壺,山高水深調不孤。此道鹵莽久模糊,子一振之氣力殊。
砥柱下挽江河趨,俯仰宇宙天爲徒。闡晰墳索遵典謨,疏瀹蕪穢誅逃逋。
予爲蝥弧子僕姑,霓旌共建聲疾呼。坐揚大雅風唐虞,鳳鳴鏘鏘棲帝梧,毋令古瑟狎齊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遺(wèi):給予,饋贈。(「遺」在這裏讀「wèi」,音同「衛」)
- 寄興(xìng):寄託興致。
- 靈蛇珠:即隋珠,原比喻無價之寶,後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一樣的美石。
-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這裏指華麗。
- 鸞翮(luán hé):鸞鳥的羽翅,常比喻傑出的人或傑出的才華。
- 龍鬚:燈芯草的別名,也可形容某些植物柔軟細長的枝條,在這裏可引申爲精緻、細長的意思。
- 氍毹(qú shū):一種毛織的地毯。
- 敷(fū):鋪開,擴展。
- 竦(sǒng):聳動,震動。
- 冰壺:盛冰的玉壺,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潔。也可比喻人心地純潔。
- 鹵莽:粗疏,魯莽。
- 墳索:三墳、八索的並稱,泛指古代典籍。
- 典謨:《尚書》中《堯典》《舜典》《大禹謨》《皋陶謨》等篇的並稱,也指經典,法言。
- 疏瀹(yuè):疏通。(「瀹」讀「yuè」,音同「月」)
- 蕪穢(wú huì):雜草叢生,指雜亂。
- 逃逋(bū):逃亡的人。(「逋」讀「bū」,音同「晡」)
- 蝥弧(máo hú):春秋諸侯鄭伯旗名,後借指軍旗。
- 僕姑:古代的一種箭名。
翻譯
美人送我一束書,說是平生寄託興致之餘所寫。書中字字錯落有致如靈蛇之珠,像美石般光彩照人且顏色不變。 華麗的文字如鸞鳥的羽翅卷着龍鬚般精緻,晴天時彷彿吐出紅色的毛織地毯。微風盪漾,如錦雲鋪開,讀起來讓人毛骨悚然,又覺得骨頭都要甦醒了。 恍惚中好像在冰壺中面對我,山高水深,情調卻不孤獨。此道長久以來粗疏模糊,你一振作,氣力非凡。 如砥柱般力挽江河的奔流之勢,俯仰之間,以宇宙爲同伴。闡釋剖析古代典籍遵循經典法則,疏通雜亂,誅殺逃亡之人。 我作爲軍旗你作爲利箭,共同揚起高尚的風氣如唐堯虞舜之時,鳳凰鳴叫着,清脆悅耳,棲息在帝王的梧桐樹上,不要讓古雅的瑟與雜亂的竽相混雜。
賞析
這首詩以美人贈書爲引,讚美了書中文字的珍貴、精彩與獨特的魅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字字錯落靈蛇珠」「葳蕤鸞翮卷龍鬚」等,使文字的美感和價值得以生動展現。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某種道(可能是文學之道、爲人之道或其他)的看法,認爲此道曾經模糊,但對方的振作使其煥發出新的力量。後半部分則強調了要弘揚正道,清除雜亂,追求高尚的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充滿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理想境界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