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啓行六卿臺長諸公祖餞德勝門外既晚宿彌陀寺明旦別去酬寺主衍公一律

· 韓雍
塞外一麾兼兩鎮,撫巡叨拜聖恩優。 同朝諸老聯鑣送,古寺高僧掃榻留。 剪燭夜談鄉思好,膏車明發宦情憂。 來年奏捷應歸覲,還儗停驂此地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uī):指揮軍隊的旗幟。此處借指兵權、軍權。
  • (tāo):承受,表示謙虛。
  • (biāo):馬嚼子兩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借指馬。
  • 膏車:在車軸上塗油,準備啓程。

翻譯

這一天開始出行,我肩負着同時管理兩個邊鎮的重任,感恩聖上的優厚恩德而擔任此巡視安撫之職。 同朝的諸位老臣們一同騎馬相送,古寺中的高僧清掃好牀榻挽留我留宿。 夜裏我們剪燭長談,引發了我濃厚的思鄉之情,清晨準備好車輛出發,又讓我心生對仕途的憂慮。 來年若能奏報捷訊,應當回來朝見,還打算在此地停留,再次來到這裏遊覽。

賞析

這首詩記錄了詩人韓雍出行赴任時的情景和感受。首聯表達了詩人身負重任,對聖恩的感激之情。頷聯描繪了同朝諸老相送和古寺高僧挽留的情景,體現了詩人的人緣和受到的尊重。頸聯通過夜談思鄉和明發宦憂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希望能早日奏捷歸來,再次到此地遊歷。整首詩情感真摯,層次分明,既寫出了離別的場景,又抒發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

韓雍

韓雍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正統七年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貪墨吏數十人。景泰時擢廣東副使,巡撫江西。劾奏寧王朱奠培不法狀,後被寧王誣劾,奪官。後再起爲大理少卿,遷兵部右侍郎。憲宗立,以牽累貶官。會大藤峽徭、僮等族民衆起事,乃改以左僉都御史,參贊軍務,督兵鎮壓。遷左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有才略,治軍嚴,而謗議亦易起。爲中官所傾軋,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