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都門:京都城門。
- 積薪:堆積柴草。這裏指自己懷才不遇,處境艱難。
- 抱玉:懷抱美玉,比喻有才華而未得到賞識。「玉」音(yù),這裏指美好的品質和才能。
- 故劍:漢宣帝即位前,曾娶許廣漢之女君平,即位後,公卿議立霍光之女爲皇后,宣帝乃「詔求微時故劍」。羣臣知其意,乃議立許氏爲皇后。後因以「故劍」指元配之妻。這裏借指舊友。
- 吳鉤:春秋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後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爲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 桑榆: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借指日暮。「榆」音(yú),此處比喻晚年。
翻譯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柳州往事,那時我們探討文章,彼此頗爲投緣。如今我如堆積的柴草般懷才不遇,處境艱難,而你雖有才華如懷抱美玉,卻也依然滯留未達。再次出門還希望能憐惜舊友,若能重逢,更想贈予你象徵勵志報國的吳鉤。匆匆之間又在京都城門分別,不要因爲已近晚年就放棄追求。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都門送別馬平俞生時所作,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以及對友人的勉勵。首聯回憶二十年前在柳州與友人探討文章的情景,展現出兩人曾經的志同道合。頷聯通過「積薪」和「抱玉」的比喻,訴說了自己和友人的懷才不遇,流露出一種無奈和感慨。頸聯「再出尚圖憐故劍,重逢更欲贈吳鉤」,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友人的期望,希望彼此都能不忘初心,保持壯志豪情。尾聯「匆匆又作都門別,莫向桑榆薄晚收」,則在離別的不捨中,鼓勵友人不要因爲年事漸高而放棄追求,體現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沉,用典恰當,富有感染力。
盧龍雲的其他作品
- 《 清涼臺偕諸同社再送公遠得寒字 》 —— [ 明 ] 盧龍雲
- 《 寒食後試新茶因憶故山植茶先壟之畔間別者數年矣 》 —— [ 明 ] 盧龍雲
- 《 同定甫遊月潭寺飛雲巖 》 —— [ 明 ] 盧龍雲
- 《 送丁明府之西粵 》 —— [ 明 ] 盧龍雲
- 《 再報滿六首 》 —— [ 明 ] 盧龍雲
- 《 代題傅侍御儼思錄二首序見五言 》 —— [ 明 ] 盧龍雲
- 《 陳比部先生出守雷州寄懷二首 》 —— [ 明 ] 盧龍雲
- 《 次和友人歲暮旅懷十首 》 —— [ 明 ] 盧龍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