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馮君奇

月下開尊隔歲餘,嶺頭逢驛折梅初。 書郵念我依廬嶽,劍氣煩君望鬥墟。 赴隴鶴書南去暮,經年魚素北來疏。 爾家不用輕彈鋏,代舍終看出有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杯。
  • (yì):驛站。
  • 廬嶽:廬山。
  • 劍氣:這裏指馮君的志向和才華。
  • 鬥墟:北斗星和天市垣,借指京城。
  • 鶴書:詔書。這裏代指馮君前往赴任的消息。
  • 魚素:書信。

翻譯

在月光下襬開酒杯,我們已分別一年有餘,在山嶺的驛站相逢時,正是梅花初放的時節。想到我在廬山旁的居所,書信不斷寄來關懷,而你的才華和志向,期待着在京城得以施展。傍晚時分你帶着詔書向南赴任,經過一年時間,北方傳來你的書信也漸漸稀少了。你家不必輕易地彈劍而歌感嘆不受重視,最終定會看到如同代舍之人那樣得到賞識,有車可乘。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馮君奇的應答之作。詩的首聯通過描述月下開樽和嶺頭逢驛折梅的情景,點明瞭時間和地點,同時也表達了與友人分別已久後的重逢之喜。頷聯中,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友人才華和志向的期望,希望他能在京城有所作爲。頸聯則提到了友人赴任南方,以及隨着時間的推移,來自北方的書信逐漸減少。尾聯中,詩人安慰友人不必急於求成,相信他終會得到賞識和重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恰當,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又蘊含了對友人的鼓勵和祝福。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